唐少雄老师的绘画作品《桃花盛开时节》
城乡蝶变 生态株洲
“烟凝山如影,云褰日射毫。桃间红树迥,麦里绿丛高。客子叹游倦,田家甘作劳。乘除吾尚可,未拟赋离骚。”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范成大出任广西静江府(今桂林)知府,途经株洲(时称槠州),有感于湘江两岸的美妙风光,写下了这首《槠州道中》。让生在若干年后的我们知道,至少在南宋时起,株洲就广泛种植桃树。
乘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来到彼时的株洲,沉醉在那一片桃之夭夭的绝美景象中,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近日,由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明办联合千金药业集团举办的生态文明绘画比赛结果出炉,唐少雄老师创作的这幅《桃花盛开时节》,摘得了成人组绘画作品二等奖,这幅画画的就是桃花盛开之时的景色。
唐少雄从小就爱看叔父唐锡怀先生(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制作的陶瓷美术与雕刻作品,在他的引导下慢慢爱上了画画。1997年,唐少雄调入株洲市博物馆,一直从事文物陈列展览、美术设计和书画创作工作。他热爱大自然,常流连于乡野田间、山村河岸,着迷于朝霞夕阳、春景秋色。
“我经常背着画板到郊外采风,近年来,我深刻感受到株洲自然环境的变化,让我这个老株洲人心中,更增添一分自豪。”唐少雄说,这幅《桃花盛开时节》便是有感于我市的大美景色所创作。
近年来,株洲对通过空气质量一微克一微克地抠,对河流水体一条一条地清,对污染场地一寸一寸地治,生态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214天增加到2020年的317天,2020年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第十、全省第一。蓝天常伴、白云常见、繁星常亮的怡人景象与大家常伴。全市主要江河水质实现了Ⅱ类水,留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唐少雄说,背着他心爱的画板走遍株洲的山山水水,用画笔记录下身边的旖旎风光,是生活中最大的乐事。
作者名片
唐少雄,男,株洲人。1955年出生于醴陵。多年来一直从事博物馆陈列、美术设计和中国画创作与研究专职工作。现系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文化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会会员、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陶瓷美协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株洲市美协理事、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