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黄桃“带”出一批“新农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黎世伟

    通讯员/张和生 谭忠诚 曾昭旭

    “炎陵山好、水好、生态好,种出来的黄花梨无污染、口感佳……”9月5日,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村民陈淑芳在直播平台上,一边品尝自产的黄花梨,一边举起一只黄澄澄的黄花梨冲着镜头说道。不到一小时,直播吸引了1万多人次在线观看。

    陈淑芳,45岁,原是当地一个普通农民,近年来,通过种植黄桃后,越来越能干,后又发展柰李、黄花梨等高山水果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种销“两栖”能手。除自产自销外,她还帮助乡亲们销售农产品,收入也不错。

    目前,在炎陵像陈淑芳一样,因种植黄桃而催生的市场“弄潮儿”有3万多人。

    然而几年前,炎陵许多农民没有这么灵泛,如今,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会种植、懂管理、善经营、能营销的新型农民。说起这个转变,村民们都说感谢炎陵黄桃这些年的“实战”历练。

    会种植,农民变成“土专家”

    过去,炎陵农民一直沿袭原始的种植方式,种下黄桃苗,最多拔拔草,至于剪枝等技术活不太会。由于缺少管理,种出来的黄桃品相差,卖不起价。

    为了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炎陵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免费举办黄桃种植技术培训班,引导村民们科学种植,还利用文字、图片对比等办法,让村民们明白科学管育的重要性,要想种出高品质黄桃,必须走科学种植道路。

    组织技术人员驻村,传授技,对一些基础较好的种植户进行重点帮扶,让他们成为示范户,让村民们学有榜样。

    后来,该县大力推行套袋、生态防控等技术,黄桃种植面积得以推广。霞阳镇草坪村李定吉家种植了6亩黄桃,当初因怕麻烦和“节省”成本,他没有套袋,结果别人家的黄桃品相好、甜度高,每斤卖到6元,且很快卖完。他家的黄桃却因品相差、味道不甜,每斤1.5元都没人要。从此,吃过亏的他将学习到的套袋技术运用到生产中,黄桃品质很快上去了。其实,像李定吉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后来,该县又推行规范化种植,村民们发现,按标准化生产出来的黄桃,个体大、品相好、味道佳,亩均比过去增收近2万多元。尝到技术甜头的村民们,种植劲头更大了。

    经过多年的“岗位练兵”,“实战”历练,如今,炎陵县村民们的种植技术迅速提高,果园建设、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留果套袋等做得有模有样,确保了黄桃品质。如今,该县有3.6万村民从事黄桃种植,大多人由“泥腿子”变成了“土专家”。这些“土专家”很吃香,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取经”,有的被请到外地去“老师”。

    懂管理,农业生产标准化

    连日来,霞阳镇中团村的湖南惠农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新红,每天带领员工们在黄桃基地拔草、施肥,为黄桃例行“产后”培育。她说自家黄桃好吃的“秘诀”,就在于管育到位。

    其实当初,段新红也像当地大多数村民一样,沿袭传统的管理方式,产量与品质上不去。后来,她看到人家的黄桃发展好,开始反思,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她在专业技术人员引导下,严格操作规程,按照标准化管理,紧盯剪枝到下肥、疏果等每环节。日常管理中,使用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虫方法,环保不打药。如今,她的黄桃面积发展到70多亩,还成立了公司。经测算,她的黄桃甜度大多在15度以上,是当地的优品黄桃。

    记者走进耕夫子、山垅盛强等黄桃种植基地,见一些深沟、高畦旁边的黄桃树,枝条修剪得整整齐齐。炎陵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玉芳说,如今该县的黄桃种植基地,不仅基本按照操作规程,打理得井井有条,疏花、疏果、施肥等各环节做得非常到位,非常专业。

    在垄溪乡的仙坪村古塘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黄桃基地,记者看到此基地管理规范,还制订了生产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到2025年,该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将发展到700亩。

    中村瑶族乡的众鑫专业、车坪水果种植等合作社成立联合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统一种植、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模式、统一销售,并使用二维码,建立黄桃冷库及收购场所,为贫困户果农建立扶持台账,提供一条龙服务。通过“并拳发力”,联合公司生产管理更加规范,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善营销,电商销售普及化

    “炎陵黄桃个大、色艳、肉脆、味甜,欢迎下单购买……”7月底,炎陵县邀请株洲利坤职校的老师,在下村乡举办为期10天的农产品直播带货特训营,吸引50多名村民参加。授课老师采取理论+实操形式,围绕直播平台的运营、视频照片拍摄、微信抖音直播等,讲解如何利用直播平台销售农产品。

    以前,该县村民销售农产品,全靠用箩筐挑到墟上、县城去卖,销量小,也卖不了几个钱。

    该县以“互联网+”引导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立了3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3000余家注册网店,并在各村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工作站100多个。

    同时,该县组织人员深入乡村,为村民们提供“扫盲式”电商培训,并针对性引导他们如何练大胆子,勇敢地闯市场,提升驾驭市场的能力。

    如今在炎陵,不少农民顺应互联网经济潮流,借助网红、流量的热门效应,靠着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采用朋友圈、直播等手段,把黄桃卖到大江南北。该县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炎陵黄桃7成以上是通过电商外销的。

    霞阳镇山垄村黄桃种植户凌昌明利用直播带货、小视频带货等形式,销售黄桃,自己慢慢学会做链接、做宣传海报,从零粉丝开始,慢慢学会吸粉,现拥有10余万粉丝了。

    记者发现,每到黄桃销售季节,很多炎陵人都在手机上卖黄桃,他们不再是昔日提篮小卖的“传统”农民,而是身带名片,大大方方推介自己的农产品,言语得体,不时蹦出一两个时髦语句来。平时,他们谈论的也不完全是家长里短,而是产业、发展等词语,还出现了沔渡镇长江村7旬老人学电商、10岁小孩网上卖黄桃等新鲜事。该县的柰李、猕猴桃等农产品也纷纷利用黄桃销售的渠道,走出大山。

    电商因黄桃而生,黄桃也因电商而兴。电商业务在该县迅速壮大,延伸至猕猴桃、腊肉、萝卜干等所有农产品。近年,该县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