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兴产业 品牌株企立潮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侯德怀

    在这个艳阳高照的开学季,“双减”是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作业少了,负担轻了,趣味课程、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和课后服务丰富了……对于“双减”新政发布后的首个新学期,重返校园的师生及其家长都有着不一样的切身体会。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均由“电脑”随机分班,标志着株洲在促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道路上,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占地面积218亩、建筑面积12.89万平方米,全省目前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设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化高中——南方中学新校区启用,更是为株洲教育发展奠定厚重基石。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建言”则是最近半个多月来的高频词。自“献言党代会,共建新株洲”献智献策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市民通过电话、短信、信件、电子邮箱、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总计提交各类建言1600多条。枝叶总关情,点滴见初心。这不仅展现了市委决策层广开言路、集纳诤言、凝聚人心、集中民智的开阔胸怀,更体现了广大株洲市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争做城乡发展的建设者、参与者和贡献者的主人翁精神。

    要推动株洲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是万众瞩目的关键词。市项目办上周通报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市开工重点项目213个、竣工重点项目81个,完成投资647.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2.9%,;三一株洲基地、株洲火车站改扩建、国创越摩、中关村信息谷、清水塘大桥等一批强基础、增动能、利长远的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或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各项指标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株洲继续争当全省“排头兵”。

    在产业发展的征程中,“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依托轨道交通主机企业技术优势、产品优势,探索混改裂变新模式,全面打通创新成果外溢通道,株洲目前已培育并开拓大功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深海装备、工程机械、船舶电驱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专程前来调研,并规划发展蓝图,到2035年全面建成产业规模全球领先、制造能力国际一流、核心技术引领方向的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基础在株洲,实力在株洲,未来寄望株洲。

    您瞧,首个采用中国技术和标准、由中车株洲所负责研发生产和安装运维的海外风电整机项目——越南双安项目顺利“出海”;由咱株洲人熟悉的“湘安”承建的蒙古国额尔登特电厂改造项目竣工投产;中车时代电气和湖南华联瓷业将携手登陆A股市场,使得我市在A股挂牌的企业达到12家……一曲产业发展风帆劲、品牌株企立潮头的“协奏曲”正在铿锵奏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