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王军
通讯员/张曦予
15万元手术费,愁坏了刘铁文。
二婚妻子害怕人财两空,跑了;两个妹妹和独生女儿凑了10万多元,不够;保险公司出具事故认定,只赔30%。后续治疗,咋办?这背后的故事,却充满医患温情。
夜晚突发车祸,妻子消失在病房外
58岁的刘铁文,住在天元区群丰镇妙泉社区,在市区一家建筑工地做保安。6月2日晚,他骑摩托车赶往工地途中,被一辆渣土运输车碾压,导致双下肢粉碎性骨折,血管神经断裂,当场休克。
被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后,刘铁文经过及时抢救,从“鬼门关”里走了出来。可是,左小腿损伤,没能保住,只能进行残端修整,右小腿经过医生3个小时的努力,暂时保住。随后,他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守在病房外的妻子,拿出5万元积蓄交了手术费,后续治疗的手术费没有着落。她拿到了事故认定书——刘铁文承担70%的责任,这意味着大部分手术费需要自筹。
没过多久,刘铁文病情恶化,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生命体征不稳定。医院组织召开全院会诊讨论,决定舍弃右肢保命。经过紧急手术,刘铁文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再次闯过了难关。
而在病房外,拿着缴费单的刘铁文妻子,却毫无征兆地消失了。刘铁文的两个妹妹和亲生女儿,筹集来10万元手术费,可医院的账单上,还欠着近15万元。
大小20多次手术,终于转危为安
转入创伤骨科普通病房后,刘铁文一度有抵触情绪,不肯接受治疗。他拔掉身上的管道,说什么也不愿意成为家里的负担。“救人还要救心。”医护人员采取叙事护理等措施,并先行垫付手术费,让刘铁文找回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
15万元手术费,也让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张锡平发愁。
手术一台接一台,治疗费一天天拖欠,科室里也传出不同的声音:“万一患者交不上,这笔钱找谁补?”
刘铁文转入普通病房后,先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便血、消化道大出血等症状。每一次危险来临,张锡平带领专家团队对症施治,一次次让刘铁文转危为安。
经过3台大手术和20余次小手术,刘铁文终于康复了,可以坐着轮椅在病房走廊遛弯。8月30日,刘铁文和家人将一面“医德感人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的锦旗送到医生办公室,并将亲友们多方帮忙筹集的15万元交给医院,结清了拖欠的手术费。
“我还能回到病房吗?”这是每次进手术室时,刘铁文问张锡平的话。
“我们守着你,陪你回病房!”拽着刘铁文的手,张锡平笃定地回答。
这一问一答,在医生和患者的内心深处,交织成一道彩虹,汇聚成一股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