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炮制与禁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黄芪又被称为“小人参”,是常用的滋补中药材,其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因此许多人都喜欢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用于防病健体,帮助人体补益气血。但黄芪虽好,有一些食用禁忌如果没有注意,可能反而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作为女性健康领域的标杆企业和中药衍生行业的品牌企业,千金集团十分重视黄芪的研究与利用,众多中药衍生产品中也都能发现黄芪的身影。为此,我们专访了千金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所长张鹏,请他介绍黄芪的炮制方法和作用,以及使用中要注意的情况。

    问:都说黄芪的益气补血功效很好,那它还有其他什么功效吗?

    答: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气药。不但可以补全身之气,而且善补肌表之气,尤其对脾虚所引起的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者具有明显疗效。总体来说,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利尿消肿、托疮排脓、调节血压、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强心、保肝护肝等众多功效。

    问:咱们千金集团对黄芪的使用情况如何?

    答:千金集团十分重视黄芪的研究与使用,各类产品中的使用频率也挺高,比如补血益母丸和固阴煎中,就都有使用到黄芪这味中药。据统计,千金集团每年黄芪的使用量达到500吨左右。

    问:除了常见的泡水喝之外,黄芪还有哪些炮制方法呢?

    答:其炮制方法,自古以来就有多种,且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出的黄芪功效也有不同。因此,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的炮制方法用药。常见的几种炮制方法主要是:1.生黄芪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2.蜜黄芪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黄芪片拌匀,稍闷,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黄芪片各100kg用炼蜜25kg。3.炒黄芪取净黄芪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具焦斑或深黄色,取出放凉。4.酒黄芪取黄芪片,加米酒拌匀,放1小时后炒炙。黄芪片每100kg,用米酒12.4kg。

    问:这些不同的炮制方法,分别有哪些功效?

    答:生黄芪可以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排脓托毒,多用于卫气不固,自汗时作,体虚感冒,水肿,疮疡难溃等。蜜黄芪益气补中,多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者。炒黄芪补脾益气而不壅滞,治脾虚腹胀,食少便溏。酒炙黄芪的温升作用较强,适于气虚肺寒,气虚下陷。

    问:哪些情况不适合使用黄芪?

    答:黄芪确实存在一些禁忌症状,如热证、肝阳上亢证,一般表现为咽喉肿痛、淋巴结肿大、头晕、头胀、头痛,或者大便干燥、眼睛肿等火热较为明显的症状时,需避免使用黄芪。因为黄芪本身性偏温、燥,出现上述症状时如果使用大量的黄芪,可进一步加重相关的症状。此外,如果本身属于阴虚体质,身体内存在一部分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盗汗、咽干、口燥等症状,也需避免使用黄芪。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