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下演绎激情厨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从烹饪第一锅鱼起,白平国全身就不停冒汗,每天这样的高温作业至少要持续4个小时。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成姣兰 摄

    策划:谢中良 罗佳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成姣兰

    7月13日11时20分,炒锅就位!厨房新风系统全开,温度不算太高。

    备菜告一段落,白平国来到他的专属6号大炉前。在厨房,每个厨师根据特长,有自己固定负责的菜品,白平国只负责土鱼烹饪。

    鱼煎至金黄,出锅。洗锅下料,加高汤焖煮,一气呵成。一锅色香味俱全的黄焖土鱼,烹饪全流程需要10多分钟。焖煮的8分钟,白平国不能眨眼,只看他不时抖动锅底,以防粘锅。

    陌生的东西,需要一步步学习着去做。当习惯深入骨髓,下一步要做什么,手自己知道。

    泡在厨房13年,每天出品土鱼50多份,每一个细节,白平国熟稔于心。在他上班的餐厅,厨师收入根据出品量决定,这样的强度,每月可领到7000多元的工资。

    “都是用汗水换来的。”白平国抬起衣袖擦擦汗,继续洗锅准备下一道菜。厨房6个炒锅同时开火,随着时间推移,温度骤然升高,下午一点升至近50℃高温。

    每天上午11点半到下午1点半,傍晚5点到7点,是厨师最繁忙的时候,手不能停,眼不能眨, 一切都要高速运转。毕竟,消费者等不及,特别是晚上面临翻台,出品慢了,直接影响当日接待量。对以出品量定绩效的厨师来说,慢下来吹下风,是不可能的。

    唐虎是该餐厅厨师长,也是20年的老厨师,哪个同事受不了了,他都要上前顶班。轮流上阵,是厨师们应对高温的土办法。他告诉记者,以前条件有限,一天下来换四五套衣服都有,现在条件已经好太多了。

    厨房的盛夏来得比其他地方都早,赶在伏天到来前,餐厅拆下效果不佳的风扇,安装了全新的新风系统,根据灶台位置,精准设计通风口,确保每个厨师头顶都有风;一个月前,公司后勤又到药店配了专门的解暑凉茶,每天一大桶。唐虎说,下了灶台喝碗凉茶,比什么都舒坦。记者采访之时,公司订购的650公斤西瓜到货,除开客人吃的部分,这也是他们四天的防暑物资。

    尽管这样,厨房的温度还是随着高蹿的火苗不断攀升。每个厨师都有一条擦汗的毛巾,白平国每两三分钟都要抹一把汗。厨师长严禁他们将毛巾搭在脖子上,他知道,长此以往,湿气入侵关节,容易风湿。

    “每一行都累,心中对厨艺的热爱,是厨师们抵御高温最好的精神支柱。”唐虎和白平国都说,以“热”抵热,才能在50℃下依然一丝不苟,演绎激情厨艺。没有了心中那份热爱,这样的酷暑,谁也熬不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