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有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易冉

    我将坚守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我心底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这辈子要为党和国家,为所在的企业做点什么。记得2000年7月,我从武昌技校毕业来到中车株洲车辆公司,从事电焊工作。为了锻炼新人,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我,收到参加电焊比赛选拔的通知。当时18岁的我走进了市级赛场,凭着技校掌握的功底和7天强化训练,居然夺得全市第二名。在之后的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市总工会给予了我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和平台,我更加发奋学技练功,心中常存“好问心”。一是勤问,虚心学习;二是自问,别人为什么这样做焊得漂亮,为什么那样做焊得有缺陷;三是反问,把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引”出来解决。为了提高技能,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汗渍被工友们戏称“株洲山水图”。

    我将追随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脚步前行。在企业党组织和行政的关心下,我先后主持和参与30多种型号重载高速新型车试制。记得率领新产品班团队担负合同价值3.48亿元、出口澳大利亚的第一辆车试制时,遭遇“卡脖子”难题。澳方要求所有焊缝缺陷为零,相当于要求手工操作达到机械手的操作标准。我率领团队进行攻关,融合集体智慧,独创一种新技艺,焊缝质量全部达标。澳方专家一改往日傲慢,直竖大拇指。这支队伍的核心,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将保持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致远之心。近年来我注意到,日本、德国等都在大规模推广“智能制造”,目的是使制造业重回低成本。公司因此大力推进“以机代人”,并确定我们工作室承担焊接机器人操作人才培训。学员都从未接触过焊接机器人,于是大家经常针对难点展开热烈讨论、辛苦钻研。所有汗水付出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加快智能制造数字化人才培养,抢占全球智能化制造高地,击败西方,赢得先机。2020年6月,公司率先建成了中车第一条焊接机器人侧开门生产线,2021年生产线运转良好,降本增效超600万元。工作室先后完成技能创新47项,其中近3年20余项,转化成果15项,培养出4名全国技术能手、6名中车技能专家。

    (作者系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组装车间中梁电焊班班长、高级工程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