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琼
江西井冈山的群众来到株洲炎陵县人民医院看病;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的专家去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做义诊……放在过去,你或许觉得这些事有些“稀奇”。可如今,这早已屡见不鲜。
借助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东风,这两年,株洲与江西“老表”在医疗卫生事业上互动频繁。
株洲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中的“主阵地”,如何发力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
既有政策支持,又有雄厚基础
湘赣是“表亲”,共饮一河水,见面称“老表”。这两年,湘赣边区域合作早已成为热词。
早在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2019年5月,湖南、江西两省建立湘赣边区域合作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省长会晤、部门协商、市县联动的多层次常态化合作机制。
2020年7月,《湖南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公布。两省高层之间更是互访频频,为湘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按下“快进键”。6月18日下午,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醴陵市召开。
“除了能够借助政策的东风,我市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还有雄厚的基础。”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株洲公立医院改革连续两年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两次获省政府表彰,获批全国首批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我市强化与萍乡医保领域合作,85家定点医院实现了异地就医;醴茶铁路客运线重启,打通示范区“动脉”。
株洲与江西“老表”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往来密切
事实上,这两年,株洲与江西“老表”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往来密切。
7月7日,江西省上栗县中医院院长柳桑田一行来到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取经”。
会上,双方围绕湘赣边区域中医医联体的建设、发展中医特色学科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希望我们共同加快湘赣边区域中医医联体建设,使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湘赣民众。”在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参观时,上栗县中医院院长柳桑田如是说。
其实,早在20多天前,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就开始了跨省“联姻”。6月16日,该院党委书记段云峰带领13名专家,前往上栗县妇幼保健院参加共建湘赣边区域中医医疗合作签约揭牌仪式并举行义诊。
时间再回拨到3月18日。这一天,茶陵县人民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正式签约,挂牌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联体双向转诊定点指导医院”。这意味着湘赣边区的老百姓到茶陵就医,可以享受到湘雅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我父亲患有心脏病,听说湘雅医院的教授专家来茶陵坐诊,早上6时我就坐车赶来看病。”当天上午,家住江西省莲花县城的刘女士带着老父亲匆匆赶到茶陵县人民医院就诊。
签约当天,在茶陵县人民医院,挂着江西牌照的小车源源不断“挤”进停车场。
在炎陵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政钧看来,湘赣边区域合作发展,医卫行业大有可为。
“这两年,随着我院医疗实力的提升,就连住在江西井冈山的患者都慕名而来。”杨政钧说,目前,该院正在积极加大内涵建设,扩大医疗资源的辐射效应,争取吸引更多的江西“老表”。
借力省级资源,形成品牌优势
既有良好的基础又有不错的互动,株洲该如何乘势而上?
“我们希望依托省内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湘赣边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布局,努力打造湘赣边医疗联合体和区域医疗中心。”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株洲正计划借鉴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模式,充分利用经开区的地理优势、辐射优势、交通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经开区建设“1+N”(依托1家龙头公立医院,引进和布局N家长株潭、湘赣边地区存在短缺或空白的高端特需专科医院或诊所)模式的区域医疗中心,带动“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医疗资源布局,让高端化、多元化医疗资源服务长株潭人民群众,并辐射湘赣边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正在积极争取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株洲,支持株洲与湘雅医院及其他省级医院合作建设有地区影响力的慢病中心、疗养中心、体检中心、临床研究中心等。
“只有形成无可比拟的品牌优势,我市才可能真正成为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