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315为全市消费者 挽回损失逾百万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记者/易蓉 通讯员/凌湘峰) 株洲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今年6月份我市12315投诉举报统计分析报告,全市各级12315投诉举报机构共接收信息5006件,包括咨询2781件,投诉1357件,举报868件,其中,商品类与服务类的投诉举报案件占绝大多数。目前,投诉举报类案件已办结159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3.23万元。

    记者特地梳理了部分案例,以案说法,为其他消费者提供借鉴,避免重蹈覆辙。

    【案例1】 酒店住宿意外摔倒怎么维权?

    今年5月10日,家住湘西凤凰县的张先生给我市12315来电投诉称,他在株洲芦淞区一酒店居住期间,其小孩因酒店台阶设置不显眼导致摔倒,当时去医院检查并没发现问题,但回到凤凰县之后再去医院检查,却发现孩子右腿已骨折,随后将该情况反映给酒店负责人。但酒店负责人却回复顾客已离开株洲,不予处理。

    接到投诉后,芦淞区市场监管局庆云所执法人员到现场核查,在询问酒店大堂经理,调阅监控视频以及现场实地查看后,执法人员发现该酒店地面确有一处不显眼台阶,当时投诉人抱着小孩,因视线受阻,导致小孩摔伤。

    随后,执法人员立即通过电话联系投诉人,并根据投诉人要求,待小孩治疗完毕后再来株洲协商此事。

    6月23日,执法人员召集双方协商赔偿事宜,最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四十九条相关规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下《意外事故和解协议书》,由被投诉酒店一次性支付补助金2.5万元给对方。

    【案例2】 先引入“坑”,再强制消费?

    不久前,刘女士来到株洲火车站办事,当时附近一店铺有工作人员宣传可免费体验洗脸,刘女士就心动体验了一把,并在洗脸过程中被涂了一层面霜之类的东西,十几秒后,刘女士脸部开始出现麻痛的情况。这时,工作人员称其皮肤有问题,需要使用他们的套餐来修复,而套餐价格是9000元。

    “当时脸真的痛得受不了,没办法只能用他们的产品洗脸。”刘女士无奈地交了9000元后,工作人员才帮其洗掉面霜,但刘女士认为商家存在欺诈、强制消费的行为,于是向我市12315进行投诉。

    随后,芦淞区市场监管局相关执法人员来到现场核查,经查证情况属实后,双方同意进行调解并达成一致,刘女士也得以退还美容服务费8800元。

    【案例3】 路边的“护肤品”,能随便用吗?

    不久前,市民何女士在芦淞区一美容店的路边宣传诱惑之下,到店内进行点痣,还花了6800元购买24次面部护理和一套护肤品,但点痣后的一两天里,何女士面部开始出现过敏,至今她都没去将剩余的23次面部护理做完。

    “现在回想起来,之前皮肤从没出现过敏,是在该店做了点痣和美容护肤后脸上才出现过敏现象。”何女士心存疑虑,不敢再在该店消费了,在要求店方退款无果后,向12315进行维权求助。

    接到投诉后,芦淞区市场监管局相关执法人员前往该店调查,发现店内部分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经调解,最终该店负责人退回何女士剩余的消费款5760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