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株洲单量第一的外卖小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刘实准备再次启程送餐,脸上滚落豆大的汗珠。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芳 摄

    策划:谢中良 罗佳

    37℃、37℃……太阳热辣辣,“烧烤模式”已经登场。热浪滚滚的都市里,众多的户外工作者,依然冒着炎热、顶着酷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汗水打湿的是衣衫,烈日炙烤的是身躯,奋斗者的脚步未曾停歇。今日起,本报推出“战高温”系列报道,将镜头和笔触对准那些离太阳最近的普通劳动者,记录他们高温下忙碌的身影,体验他们在酷暑天挥汗如雨的辛劳。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芳

    上午11时30分,外卖小哥刘实的手机就开始“叮叮叮”地响个不停——陆续收到餐饮店的派送通知。

    麻利地打包装袋、逐盒清点……在天虹商场门口,刘实仔细确定好送餐信息后,将打包好的外卖搬上“爱车”,踏上了今天第一趟送餐路。

    “平均每天要送90多单,中午11时到下午2时,下午5时到晚上12时,这几个时间段基本上没停下来过。”今年35岁的刘实以前在一家公司做销售,由于不善言辞,业绩总是提不上去。去年,他转行送外卖,“干这一行,不要说什么话,只要肯吃苦,就能赚到钱。”

    以前做销售,刘实骑着车满城转,足迹几乎跑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这让他送外卖提高了不少效率。“我对城市道路很熟悉,我能合理安排时间和路线,在第一时间按要求送达,一年多来从未出现延误。”刘实说。

    上个月,刘实跑了2000多单,拿下株洲单量第一。“虽然很辛苦,但也有回报,上个月工资有1万多元。”谈起薪酬,刘实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中午12时许,室外气温逼近40℃,也是送餐最忙的时候。烈日烘烤下,柏油路面泛起热浪,刘实趁着在店内等餐的时间稍作休息,取餐后再次启程。

    “进入夏天,公司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冰棒、西瓜等防暑降温物资,前段时间还发了防晒的冰袖。”刘实伸出晒得黝黑的手臂,一边擦拭额头的汗珠,一边憨笑着向记者说。

    下午2时,送餐午高峰暂时告一段落,忙完了别人的午饭,刘实和同事们才回到铁路小区,开始享用自己的午餐。

    在刘实看来,每一行都有各自的辛苦。“越是恶劣天气,外卖订单就越火爆。习惯了在烈日下和风雨里来回穿梭,并不觉得有多难熬或是多辛苦,只是希望有时候顾客能对我们多一些理解和体谅。”刘实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