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戴凛

    日前,中消协、教育部门接连发布教育培训服务相关提醒,不要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要主动了解国家或者当地教育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结合孩子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从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创新精神、提高孩子实践能力等方面协调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让孩子度过一个更加健康、更有意义、更具价值、更为充实的暑期。

    交钱容易退钱难

    记者了解到,教育培训服务涉及合同纠纷投诉最为集中,主要表现为服务缩水、不按合同约定开课、合同中含有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单方变更服务协议、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等。其中,不按合同规定为消费者办理退费尤为突出。

    今年3月以来,有消费者连续通过我市网络问政平台投诉。称在一培训机构上课一段时间后,学校突然更换老师,导致学生不愿再学。但家长申请按课时退款时,却遭遇百般推脱。此后,虽然商家给出了退款标准,但退款金额相当低,消费者无法接受。

    此后,芦淞区教育局介入,通过共同协商沟通,才总算达成一致意见,追回退款。

    虚假宣传备受诟病

    虚假宣传也是备受消费者诟病、引发投诉较多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夸大宣传培训效果或成绩、夸大宣传师资力量、夸大培训机构资质或者实力、虚假用户好评等方面。

    今年5月,有市民投诉称,我市一编程培训机构在宣传单上写道:“在长沙,每5个学机器人的孩子里,有3个在好小子。”存在数据夸大的问题,误导消费者。

    随后,天元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被诉商家进行现场核查,在其公司仓库找到宣传单,宣传单内容与投诉人所述一致。被诉商家负责人表示,该宣传单系该店与“好小子”品牌合作时所制作的宣传单,现已停止合作,不使用该宣传单了。工作人员现场要求该商家将上述宣传单予以销毁,责令其在经营过程中,严禁虚假、夸大宣传。

    缺乏资质,教学水平无保障

    除此以外,按照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才能开展培训,从事语数英物化生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但实践中,培训机构证照不齐或者任课教师缺乏资质等问题大量存在。

    今年上半年,记者对我市多家开展“幼小衔接”培训机构进行暗访,这些机构在课程安排中明确涉及“拼音”“音乐”“数学”等文化培训内容,但却未取得办学许可证。

    据悉,教育部在摸排到的近13万所校外培训机构中也发现,证照不齐的占到六成以上。缺乏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往往存在师资队伍不稳、教学水平较差等情况,严重影响服务质量,引发消费者不满。

    可能落入“套路贷”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多数校外培训课程存在周期长、费用高的现象,虽然教育部门已经作出只能提前收取3个月费用的规定,但一些培训机构常常采取“买三赠三”等方式,诱导家长一次性缴纳较高的费用;有的还诱导家长采取分期付款或者贷款等方式来支付,对贷款利率、风险提示等却刻意隐瞒,家长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套路贷”陷阱。

    若培训机构关门停业或者负责人跑路,消费者将面临既上不了课,又拿不回钱的处境,有的甚至还要继续还贷款。

    教育部门提醒,非法培训机构均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一旦产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维权将无从保障。请学生和家长们务必引起高度警惕,自觉抵制远离非法培训机构,避免权益受损。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