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张志勇在“民医工作室”坐诊。
株洲市中心医院举行“不忘初心·廉洁行医”宣誓签名活动。
株洲市中心医院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暨颁奖典礼现场。
周宏灏院士株洲研究所落户株洲市中心医院。
株洲市中心医院设立“健康加油站”,将健康“套餐”送到群众身边。
文/刘琼 谢华丽 供图/株洲市中心医院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在株洲市中心医院门诊楼4楼,我市首个“民医工作室”正式开诊。该工作室免挂号费,其坐诊专家除了拥有医疗卫生的高级职称,还有个统一的身份——中共党员。
当天,株洲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知名普外科专家张志勇成为首位坐诊专家,一下午就接诊了18名患者。
“精医民恙,善行人生”这是株洲市中心医院秉持的办院精神,也是张志勇和该院1377名党员坚守的初心使命。
近年来,株洲市中心医院高举党建旗帜,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促使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医院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红色动力”。
抓好“五个维度” 筑牢发展“根本”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公立医院健康发展的“根”和“魂”。
近年来,株洲市中心医院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从五个维度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优势。
——把握方向“准度”,发挥党委“定星盘”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秣马厉兵,离不开党建引领,少不了党委班子起关键作用。近年来,株洲市中心医院筑稳制度“篱笆”,通过完善议事机制、联系机制等,从制度上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把党的建设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使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医院改革方向正确。
——提升格局“高度”,凝聚领导班子合力。一个领导班子每个成员之间合心合力合拍,班子就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近年来,该院领导班子坚持和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去年定期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召开党委会议29次,集体研究决策“三重一大”事项百余项。
——强化党建“硬度”,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支部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快车道”。
近年来,株洲市中心医院从框架设计入手,在架构上打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梗阻”,严格落实“把支部建在科室上”的相关要求,目前设立了8个党总支、73个党支部、84个党小组,组织架构更加完善;加强党支部“五化”和“一支部一品牌”建设,该院各党支部均实现有机构、有人员、有阵地、有经费。
——提炼思想“纯度”,让先进思想入脑入心。为了给党员干部“补钙”,近年来,株洲市中心医院党委聚焦主题主线,创新学习形式,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一是依托“学习强国”“红星云”等线上学习平台,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二是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实行“每日一学、每周一测、每月一研讨”,创新了开展《支书带你学党史》活动,截至目前已录制8期视频;三是举办“我要入党”演讲比赛,给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推动思想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成立了全省卫健系统、全市首家“党员群众讲习所”,让思想政治工作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锻造廉洁“强度”,营造风清气正的院风。该院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整治在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存在违纪、违规、违法问题的部门和个人,以影响群众看病的“身边事”为切入点,精准整治收受“红包”行为,保持打击耗材、药品“回扣”行为高压态势,严惩各种侵害患者合法权益的“微腐败”。一是抓好宣教活动。针对医院中层干部、医护人员,深入开展岗位廉洁风险教育,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和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二是抓好内部监管。加强临床诊疗、用药、检查等监控,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药品、医用耗材的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严防各种不正当交易行为发生。实行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个人积分管理,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三是抓好外部监管。建立供应商廉洁诚信电子档案,接受监督。对供应商廉洁守信、依法经营情况,每年全面评估和分级排队,作为是否续签合同的重要依据。认真开展供应商产品价格监测,对出厂和销售差价较大的,列为监控重点,对反映出问题的,实施限量、降价、暂停供应等措施,严厉打击失信行为。
今年,该院还重拳出击,将医德医风整治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6月23日,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了市卫健系统百名专家义诊暨“不忘初心·廉洁行医”宣誓签名活动。6月24日,该院党委书记张志勇、院长蔡安烈以及在家的全体院领导,带领约400名医务人员代表再次进行“不忘初心·廉洁行医”宣誓活动。
创新服务举措 践行为民初心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近年来,株洲市中心医院始终将百姓利益放在心头,让医院更有温度、让医者更有温情、让患者更有温暖,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谢谢你们,解了我们一家的难题。”7月6日,在株洲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看着日渐康复的儿子,来自炎陵县水口镇桃村的刘师傅激动不已。
原来,刘师傅的儿子乐乐(化名)今年6岁,孩子从小得了种“怪病”——膝盖和背部长了不少肿瘤。由于家境贫寒,乐乐从未接受过正规治疗。
今年5月23日,株洲市中心医院第一党支部、第四党支部、第四十五党支部、第五十党支部、九三学社株洲市中心医院支社联合开展“学党史·当先锋,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义诊队来到炎陵县水口镇。
得知家门口来了大专家,刘师傅赶紧带着乐乐找到株洲市中心医院外科党总支书记、创伤骨科主任张锡平。
“你的孩子属于多发性软骨瘤病,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很快,张锡平为乐乐查明病因。
“我们要对乐乐的治疗情况进行追踪服务。”义诊结束时,张志勇向第一党支部支委叮嘱道。
就这样,一场爱心接力帮扶行动开始了。
在株洲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唐才喜和脊柱微创外科主任胡凯的帮助下,乐乐在炎陵县人民医院完成了病情评估。
6月21日,乐乐住进株洲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
“我想帮助这个小病友,尽点绵薄之力”“我想去看看他”……乐乐住院的消息在第一党支部群里传开后,大家自发地上传“小红包”,很快便筹集了 4100元善款。
6月22日,乐乐完成手术。下班前,外科总支书记张锡平、第一党支部书记孙卫萍赶紧将这笔爱心款送到刘师傅手中。
“你们可以把我们当成自家人,有何困难尽管说。”第二天,张志勇更是亲自到病房慰问刘师傅一家人。
事实上,这只是该院坚持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从5月起,该院就开展了“健康加油站”志愿服务活动。除了在天元桥下设立固定服务点外,还增设流动“健康加油站”,入社区、进企业,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等,将健康“套餐”送到群众身边。
大医精神,大爱无言。株洲市中心医院以“民”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的新举措远不止这些。
2017年,该院打造全市首个日间手术中心,创造24小时手术服务圈;2019年9月,率先在全市卫生医疗行业成立首个“一站式”服务中心;2020年10月,该院首批16个科室正式开设“晚间门诊”,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诊……
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通报表扬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该院被评为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护理部被评为先进典型科室、院长蔡安烈被评为先进典型个人。
敢于攻坚克难 凝聚磅礴力量
大江大河的中流砥柱,越是有惊涛骇浪袭来,就越发巍然挺立;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主心骨越是坚强有力,就越能凝聚风雨无阻的力量。
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株洲市中心医院的“白衣天使”从不缺席。
去年春节,疫情来袭。生死关头,该院的600多名医务工作者外援黄冈、内保家园,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远不止这一次。
在偏远的炎陵县人民医院,自2016年起,唐才喜就带领该院数十名专家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让革命老区的百姓“足不出县”看得了病、看得好病。 在雪域高原,来自株洲市中心医院的几名医生正在积极地进行“传帮带”,让当地百姓享受先进的诊疗技术。从1973年至今,该院已有40余名医疗专家先后奔赴扎囊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在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津巴布韦,放射影像科副主任医师罗伟强深入隔离病房,救治70余名确诊同胞;护航“春苗行动”,让同胞感受来自祖国的温暖……
……
党旗所指,就是冲锋所向。
株洲市中心医院为何英雄辈出?它离不开该院党委的一个巧思:该院按照“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双培养一输送”工作思路,把党员培养成学科骨干,把学科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输送到学科带头人的重要岗位。目前,该院共有49名业务骨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在株洲市中心医院,广大党员干部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善作善成。
聚焦中心工作 助推跨越发展
作为株洲公立医院的龙头和区域医疗中心,株洲市中心医院如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近年来,该院将“红色基因”植入医院发展的肌理,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不断突破发展瓶颈,补齐发展短板,助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造学科“高地”,提升医疗质量。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强大的学科建设。4月29日,市卫健委公布了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评审结果,株洲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麻醉科、风湿免疫科等14个专业获评“株洲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占此次株洲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总数的一半以上。
该院为何能在学科建设上脱颖而出?
“为了加强内涵建设,我院开启‘两步走’战略,打造前行的‘稳定器’。”蔡安烈说。
第一步是向外借力。远赴北上广,与北京阜外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等展开深度合作,建立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相继与吴孟超、李兆申、周宏灏等3名院士团队“牵手”,设立合作平台……
得益于技术实力的提升,株洲市心脏中心、肝胆胰中心、血管病中心等相继落户株洲市中心医院。目前,该院有消化内科、血液科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5个。
第二步是向内发力。2020年12月5日,株洲市中心医院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挂牌成立,这是我市首个罕见病诊疗中心。同月12日,骨科中心成立,该中心是一个集医教研、医工结合为一体的功能复合体。
建设科培楼,单设科研办,成立科研攻坚小组,出台《株洲市中心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一系列科技兴院举措相继落地,该院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2020年9月,该院心内科两位博士主持的2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这是我市卫生系统首次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零”的突破。
“医疗质量实现了提升,让株洲市中心医院赢得更多患者。”蔡安烈介绍,目前,该院的市外转诊率由6年前的30%持续下降到2%。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了2019年度2413家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考核结果,株洲市中心医院顺利晋级为国家A级第一梯队序列。
——发挥公益效益,延伸医疗资源。除了在院内改进医疗服务,该院还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
2018年,该院在全市范围内牵头成立“护联体”,上门为慢病患者提供服务;去年8月,与株洲汇加肿瘤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床位共享,推进肿瘤专科建设。同年12月,与炎陵县人民政府签订第二轮医疗服务协议,与醴陵市中医院构建骨科联盟。
一场更大的变革正在酝酿。如今,该院与天元区各医疗机构正着手打造“互联网+医联体”,将实现所辖范围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互认,为患者提供上下贯通的诊疗服务。
结
束
语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历史赋予重任,时代催人奋进。站在“第二个百年”的梦想起点上,面临“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株洲市中心医院必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牢记为民初心,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用红色力量领航生命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