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那年我刚参加工作,被分到一个城区派出所干内勤。
所里二十来号人,有时任务来了,值班室忙不过来,就会叫内勤顶替“坐台”——坐守值班电话,做做派警记录、接待群众啥的。那天也是这样,临下班了,值班副所长老吴带着民警出现场,让我在值班室顶个岗。
已经是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饭菜飘香。我打电话回家说要加班,打算吃碗方便面将就一下。刚把面块拿出来,值班电话就响了。提着开水瓶一顿冲泡,我手忙脚乱地抓起电话:“你好,武当所。”
是110派警。记录着地点、事由、联系人,眼角余光瞥见门口不知啥时站了个人。我抬头一看,是个小伙子,穿着白T恤牛仔裤,戴副眼镜,斯斯文文。
“警官,能帮个忙吗?”原来,他从县城过来应聘工作,刚出长途汽车站,钱包手机就丢了。
“长途汽车站不是我们辖区,您得去少林所报案呀。”
不是报案……小伙子支支吾吾。饿了一天了,没钱也回不去,想求助买张车票回家。
嗨,这种事儿,真假可不好说。值班民警常能碰上,如果是流浪乞讨人员,会建议去民政部门,随手资助也不是不行,但报销是不可能的,警察一个月工资也就那么点儿。
正琢磨着呢,办案民警喊我回办公室盖章。我让小伙子先坐下,又不好意思干晾着人家。瞅见桌上那碗面,便随口说:“对了,那儿有碗方便面,刚泡的,没动过,你饿了就先吃吧!”
忙活完回到值班室,老吴他们正好出警回来,闹闹哄哄一屋子人。小伙子站在门口,看见我,鞠了一躬:“谢谢警官,你们忙着,我先走了。”
一碗面就完事了?我有些讶异,又暗自松了一口气。“啊,行,那个,注意安全啊。”
进屋一看,桌子干干净净,方便面碗光溜溜地,汤都没剩。这时正好手机响了,我摸摸兜,却掏出一小袋东西……
“快,谁借我一百块,我等下就还。”我猛地醒过神来,顾不上解释,从老吴那儿拿了一张百元钞票,我撒腿就跑。在派出所门口左右张望,看见那个背影,几步追了上去。
“哎,刚才没来得及……这钱,你拿着吧。”我气喘吁吁地对他说。
小伙子意外地看着我,慢慢地伸手接过,说:“谢谢,请留个地址,我回去给您寄过来。”
“算了,不用啦。”我笑着说。
他没有再坚持,认真盯着我身后派出所的标牌看了几眼,又鞠了一躬,转过身,走了。
回到值班室,同事问起来,我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老吴他们笑我傻,这种事多了,谁分得清真假。
我说:“他是真饿了。”
老吴又笑:“怎么,吃你一碗面就把你洗脑了?”
我掏出那一小袋东西,摊在掌心上。是先前泡面赶着接电话时,顺手揣兜里的方便面调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