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派驻村工作队正在孙家湾村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 受访者供图
▶在孙家湾村的乡村乐园,村民们能开展丰富的文体休闲活动。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李军 摄
◀市派驻村工作队正在走访孙家湾村的脱贫户。 受访者供图
▶孙家湾村既有深厚的工业底子,也有秀美的生态环境。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李军 摄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李军 通讯员/江先国 陈志
7月7日,小暑,从醴陵城区驱车往南6公里,就来到了孙家湾镇孙家湾村。
这是一块宝地。7.7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分布着大小民营企业20家,工业产值达6亿元。
每年,8000多万件大小各异的精美酒容器从这出发,走向世界各地,让孙家湾村收获“中国酒容器之乡”的美誉。
谋划乡村振兴,孙家湾村优势明显,但村里集体经济薄弱、规划也尚未清晰。
从村级地图上看,孙家湾形如“麒麟”。如今,这只“金麒麟”正蓄势奋蹄,奔向乡村振兴。
振兴“家底”雄厚,还有两大“核心优势”
从整洁宽敞的村主干道一拐,橙色的孙家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赫然出现。
孙家湾村的扎实基础,站在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四顾,就能看出个大概:
——四处都能看到工厂的车间或屋顶。在这背后,是村里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发源、至今生生不息的窑火,是如今支撑村里振兴的陶瓷、包装、防水、耐火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市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陈继红说,“全村20家大小企业,产值过亿元的有两三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田地、水库及林木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孙家湾村党委书记叶海涛介绍,村里中部,有千亩高产水稻示范片,百亩瓜果种植基地;村西面,是著名的金星岭,群山环绕,主峰有明末清初的金星庵,游客较多,是仙岳文化景区组成部分之一;南面,有120余亩的跃进水库,周围300多亩预留控制地待开发;西北边,40余亩花木苗圃场,适宜建造农民公园。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纵向来看,村东面有106国道,西面有桎马县道;横向,村中心有省道城市环线S333和城市南环线榬四公路,道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内,到醴陵城区仅10分钟车程。
村里工业底子厚,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也有亮点,但在叶海涛看来,孙家湾村的“核心优势”是这两个:大量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人,这是人才宝库;支村两委始终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与村上企业形成了“亲清”的关系。
孙家湾村干部和相关企业协商,恳请企业把村民用工年龄延长到65岁。为此,村里统一给这些工人去有关部门办手续,并额外购买工伤保险。这样既没有浪费熟练的技术工人,也让村民能多赚5年钱,给家里减轻负担。
早在2006年,孙家湾村由三个村合并的第二年,村里有企业因经营不善遭遇危机,时任村支书叶志钢抵押自己的财产贷款来支付工人工资,坚定企业家的信心。
发挥党建优势,乡村振兴舒展蓝图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孙家湾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党建文化展示厅,六块“国字号”招牌展现了村里的文明风尚。
今年6月,《株洲市湘赣边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创建方案》正式下发,孙家湾村迎来又一发展机遇。根据《方案》的设想,我市今年将重点打造湘赣边交界和沿106国道两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而孙家湾镇地处南四县沿106国道区域示范带的“桥头”位置。
陈继红振奋地说,孙家湾村不仅有“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这块招牌,也有独特的红色资源。历史文献显示,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毛泽东带领的工农红军曾打造了一条交通线,这条交通线从井冈山根据地的莲花县杨桥乡出发,经攸县进入醴陵,中心位置就在孙家湾村,而当时村里地下交通站就设在金星庵的祖师殿内。
党建工作方面,孙家湾村有3张特色名片:党建连心桥、阳光议事厅、乡村充电站。名片下面,又有具体的创建行动,比如“阳光议事厅”包括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民主理财小组,非常有特色。
谋划乡村振兴,孙家湾村迈出了步伐,也在不断完善发展蓝图。
叶海涛介绍,村里计划以党建为纽带,借助与企业的“亲清”关系,联合企业力量携手推动乡村振兴事业。
湖南银和瓷业有限公司是村里支柱企业之一,陶瓷酒瓶产量及销量位于国内行业前列。该公司董事长肖俊彦介绍,他想带个头,和镇村一起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打造展示酒瓷文化的文旅环境。针对公司正在修建的研发大楼,在大门设置及配套设施方面,已经和村里达成了初步意向。
陈继红说,驻村工作队将协助村里在综合服务中心周边,打造一条党建文化长廊,并将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后面的场地改造为公共文化广场,设置红色文化雕像、篮球场、健身器材等。
针对村里完成一期建设的“乡村乐园”,陈继红也在和村里积极努力,争取招商引资打造农家乐或休闲农庄。
“有这么多的企业,有3000多名产业工人这个消费群体,有丰富多样的资源,我对搞好乡村振兴充满了信心。”叶海涛坚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