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宫“第一目击者”急救公益培训现场。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何春林 摄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何春林
通讯员/刘萍 何杏
“株洲第二工人文化宫(简称二宫) 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施工,将成为株洲城市新地标、全省一流的工人文化宫。”“二宫公益部分总面积占比达63.58%,商业部分运营收益将用于发展公益服务项目。”……7月14日,湖南省工会资产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市总工会作典型经验发言,介绍我市工人文化宫建设经验。
服务“更新” 项目功能增多,职工可享受免费或低成本服务
工人文化宫里有工人,工人文化宫里有文化,这是记者的最大感受。
走进二宫,一股股凉风扑面而来。一楼展馆里,以庆祝建党100周年等为主题的图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二楼职工图书馆里,近7万册图书整齐摆放着,孩子们正在安静地看书;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场馆里举行的公益培训,吸引了一批批职工和中小学生……
二宫公益场馆总面积达51220平方米,占比63.58%,有职工服务中心、展厅、培训教室、职工图书馆、协会活动室、会议中心、电影院、工业文明民间收藏艺术馆、劳模展览馆、室内游泳馆、健身馆以及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等场馆。
“职工可以通过二宫App和微信小程序,预约享受各项免费或低成本的服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朱振湘介绍,二宫的大部分公益场馆正逐步向基层工会和职工开放,职工通过线上预约,就能参加公益培训、“芙蓉情缘”交友、职工心理健康咨询等普惠服务项目。
今年上半年,二宫公益场馆累计开展大型职工文化活动24场,接待和服务职工47600人次。未来,随着电影院、游泳馆等场馆的陆续开放,二宫将更加人气满满。二宫全面开放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为50万人次职工提供各类免费或低于成本价的公益服务。
模式“创新” 委托管理,以商养文、以文促商
宫宫联合、宫校结合、宫企联合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工人文化宫的建设和发展……大会提出的探索工人文化宫创新发展模式,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一直以来,工人文化宫受经济效益掣肘,往往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为解决这个问题,二宫运营从一开始就践行着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营“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的运营思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市总工会副主席杨正文介绍,二宫拟采用委托管理的模式稳健运营商业部分,已与湖南信达创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委托管理合作意向,引进“喜盈门”品牌,主营儿童娱乐、教育培训、特色餐饮三大业态,将打造成我市最大的少年儿童乐园,为广大职工缓解子女托管教育培训的压力。同时,委托管理收入以保底收入或按年收入分成的方式支付。
“商业部分作为二宫公益项目的有益补充,其运营收益将用于弥补公益成本,发展公益服务项目,实现文化宫可持续发展。”杨正文说,未来几年内,市总工会还将通过本级补助、争取省总工会项目化支持的方式为文化宫公益场馆和服务项目的运行提供资金支持,但仍会有较大缺口。不过,根据“以商养文”的思路测算,商业部分正式运营3年至5年后,有望初步实现二宫整体运行的自我平衡,甚至有所盈余用于偿还工程建设债务。
我市现有114家工人文化宫
相关链接
工人文化宫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重要载体,是职工群众学习知识、培养才干、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我市按照工会资产“突出公益、聚焦主业、自主经营、依法监管”的要求,先后启动了二宫提质改造(重建)项目、一宫修旧如旧、醴陵市工人文化宫维修改造、攸县工人俱乐部提质改造等项目。
目前,我市现有各类工人文化宫(职工俱乐部、职工文体中心)共114家,其中市级工人文化宫2家、县级工人文化宫(俱乐部)2家、企业工人文化宫(职工俱乐部或职工文体中心)110家。
省总工会提出,及时总结推经验、指导各地工会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工人文化宫资产运营机制。二宫、湘西自治州民族工人文化宫在运行机制上正在试点。
二宫项目于2015年10月立项,在原址上拓展重建,主体工程于2017年12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底启用后,大部分公益场馆已逐步面向基层工会和职工开放。
他山之石
与2016年年底相比,全省工人文化宫资产总额增长35.39%,建筑面积增长42.67%。全省各级工会组织探索工人文化宫服务和经营的新模式,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着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郴州:
支持大中型企业
建工人文化宫
郴州市总工会在全市推进职工阵地建设“万千百十工程”,对1万余家工会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投入1000万元重点建设园区活动场所、建设100家标准的民营企业职工之家、支持10家大中型企业建设工人文化宫。
常德:
聚焦困难职工等群体
就业培训
积极探索宫企合作、宫校合作等运营管理方式。其中,桃源县工人文化宫引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桃源刺绣培训公司和人力资源信息等企业,为职工就业创业搭建平台;澧县工人文化宫实行“宫校一体化”,聚焦困难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开设家政服务、微电商等50多项技能培训课程,每年培训人数超4000人。
湘西自治州:
工人文化宫在职人员
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湘西自治州民族工人文化宫能在2020年12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离不开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土地价格上给予了最大优惠,并从地方财政中拿出4000万元支持建设;将州民族工人文化宫在职人员经费纳入州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