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蓝天救援队在灾区救援。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记者/杨凌凌) 来回跋涉2000公里,6天转运被困群众1600多人。7月26日,前往河南新乡参与紧急救援的醴陵蓝天救援队10名队员,圆满完成阶段性救援任务,平安返回株洲。
成立于2020年9月蓝天救援队,是一支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应急救援队伍。入选队员均具备攀、爬、游、跳等基本技能和丰富的救援经验。7月20日中午,10名队员驾驶两辆救援车,携带救援船、绳索、浮力马甲等水域救援工具,马不停蹄赶赴河南。根据当地救援指挥中心的安排,救援队先来到新乡市卫辉市顿坊店乡牛场村,随后又赶赴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西马坊村,主要参与转移被困群众、危险环境救援等工作。这2个村都是抗洪救援重灾区,村庄几乎全被洪水淹没。
被誉为“花木兰”的女队长王常平透露,有些居民家里因为地势低洼,洪水已经淹没二楼,只能用橡皮艇接近受灾群众并把他们逐一转移出来。
“有位老人家里的一楼大门完全被洪水淹没,队员划着皮划艇靠近房屋,涉水过去先把门打开,再进去把在二楼避险的老人救出来。”王常平说,由于担架匮乏,大家用被子把行动不便的老人抬上船,一路上精心守护,将老人送至安全地带。
在西马坊村的救援非常辛苦。为了尽快将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转移,队员们争分夺秒,实在是疲惫不堪,才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在临时设置的休息场所席地而睡。但是,大家的辛劳付出,也收获了当地百姓的热情支持和感谢。
“这是我们做的馒头,你们拿去吃。”看到队员们蹲在路边吃泡面,当地群众送来亲手做的热乎乎的馒头和胡辣汤。
“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6天里听到最多的是这些充满乡音的朴实话语。帮助与被帮助,感动与被感动,是队员们在灾区最大的感受。
洪水慢慢退去,圆满完成阶段性救援任务的队员们已平安返回株洲。他们用转移被困群众1600多人的救援成绩,留下了湘豫同“舟”、共担风雨的坚强身影与大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