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阔步新时代 砥砺奋进新征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山河科技生产的阿若拉SA60L轻型运动型飞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5%

    湖南服博会暨芦淞服饰节

    农户正在采摘白关丝瓜

    专场招聘会助力退捕渔民谋新业

    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杨凌凌 通讯员/吴鹏 何龙

    7月27日,中共芦淞区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将召开。五年,是一个刻度,标注着芦淞区发展的高度;五年,是一次跨越,丈量着芦淞区发展的幅度。回顾过去五年,芦淞区迈出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太多时刻值得铭记,太多成就值得喝彩。

    全区GDP突破400亿元,人均超2万美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16年提升17.7个百分点……这是芦淞区经济社会变化明显的五年,也是该区广大干部群众激昂跨越的五年。

    回首来时路,芦淞区委、区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冲击等多重困难和挑战,风雨兼程,爬坡过坎,砥砺奋进,稳住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盘”,跑出了深化改革的“新速度”,唱响了民生保障的“主旋律”,向建党100周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1.

    经济强的着力点是产业强,产业如何图强?唯有聚焦项目。

    走进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宽阔的沥青路面干净整洁,崭新的标准厂房、宿舍楼排列有序,公交车整装待发。厂房内,工业机器人参与劳作,自动化生产线,让操作间变得生动而现代。

    2020年,芦淞服饰产业在疫情冲击下逆势上扬,成为株洲市第二个千亿产业。意法时尚中心、锦艺风尚生态城、狐轩服饰智能产业园、欧睿服饰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加速建设;二狼狐轩等本土品牌发展壮大,白关服饰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工业小镇……过去的五年,芦淞区充分发挥独特的空间和资源优势,推进千亿服饰产业发展大提速,让优势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服饰产业风生水起,航空产业大干快上。

    走进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新科研生产园(一期)崭新明亮的厂房,300余台各类机械加工设备正在满负荷运转,一片繁忙紧张的工作场面。零部件公司新科研生产园(一期)于2019年10月开工,2021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预计今年可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

    过去五年,芦淞区聚焦千亿航空产业的经济体量质量、产业创新活力、资源集聚效应,抓龙头、筑链条、壮筋骨,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全省唯一的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两机”重大专项投产达效,芦淞通用机场成为全省首个A1类通用机场,航空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工业小镇。

    有一组数据,或许能诠释芦淞区的发展之“势”。在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名单中,芦淞区连续3年上榜;2017至2019年,连续3年获评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优秀等次;外经外贸工作连续4年获省、市先进;以全省一类县市区第一的成绩提前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深化改革 激发区域内生动力

    2.

    在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区域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情况下,是什么支持着芦淞区保持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答案既隐藏于快速在芦淞区落户、生根、成长的企业、项目里,也隐藏在为推动产业发展的诸多改革举措里。

    作为台资企业,株洲乐莎食品有限公司谋划在芦淞区建设烘焙文创产业园。芦淞区统筹推进项目进度,协调各方力量为项目服务,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点堵点。2021年6月28日,在短短四天内,株洲乐莎食品有限公司拿齐《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刷新了株洲建设项目审批最快速度。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只是芦淞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过去五年,芦淞区统筹抓好9大领域116项改革,圆满完成党政群和镇(街道)机构改革及行政事业单位车改,完成新芦淞集团股权结构调整,“3140智慧人社”经验在全国推介,“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过去五年,芦淞区积极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4届湖南服博会暨芦淞服饰节、首届湖南(国际)通航博览会动态飞行表演,获评中国“一带一路”服装服饰产业展览交易基地,共签约引进项目173个、企业252家。

    同时,五年来,芦淞区实现重点项目开工165个、竣工80个;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小巨人”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四上”企业343家,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位列全省县(市)区第六。

    城乡治理 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3.

    走进芦淞区董家塅街道南星小区,小区干净整洁,路面划了停车位,道路两边种上了绿植,墙绘还加入了文化设计元素。如今每天都有老人坐在一起聊天,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变化的不只是南星小区,如今芦淞大地,处处风景入画来。这一转变始于芦淞区推进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等多项工作。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过去五年,芦淞区以站高谋远的前瞻思维,抓建设、提品味,投入80余亿元建设83.6平方公里的航空服饰新城,构建了“五纵三横”骨干路网,连接中心城区20.1公里主干道全线贯通,城区向东向南延伸10多公里;改造老旧小区2186栋、3.8万户,获评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突出单位。凤凰山公园、枫溪山体公园、天池湖公园建成开园。并在全市率先启动建宁驿站“厕所革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芦淞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工作,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销号,全面完成禁捕退捕任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河长制工作连续4年获评全市先进,获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先进集体。

    乡村振兴 最美乡村入画来

    4.

    夏日炎炎,在芦淞区白关镇选青村,村民们正忙碌着采摘新鲜的丝瓜。

    “白关镇,东山下,红土地里种丝瓜,结出丝瓜甜万家……”循着歌声,沿着白关镇的丝瓜基地走去,处处感受到特色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喜人态势。

    五年来,芦淞区立足特色农业产业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把种植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打造相结合,因地制宜,成功举办了“白关丝瓜节”系列旅游主题活动,开拓出了既有美景、更有前景的生态休闲旅游和扶贫产业的发展之路。

    白关丝瓜“身份证”越擦越靓。2018年被评为株洲市“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今年5月又拿下农业农村部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国家地标双认证,让白关丝瓜成了株洲农产品享誉全国的标杆。

    过去五年里,芦淞区默默耕耘,付出了汗水与艰辛,同时也收获了丰盛的荣誉:“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助力炎陵县8个村和泸溪县洗溪镇脱贫摘帽。同时,还获批省级优质农副产品(设施农业)示范片建设单位,白关镇获评全国文明镇、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

    民生改善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5.

    “这样的活动真的比招聘会‘大海捞针’好太多了!”近日,居民张先生在参加了由芦淞区人社局、枫溪街道办事处及董家塅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的精准就业专场招聘会后,发出感慨。

    这是芦淞区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发展民生事业的一个缩影。花心思、注真情“为民办实事”,通过包车、包接送的方式直接将求职者带到企业,求职者可以真正走近工作岗位,切身感受工作氛围,熟悉工作环境。“直达岗位”的供需对接方式直观、简洁、高效,保证求职者能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岗位情况,让求职者没有后顾之忧。同时也能为企业招工节省时间、人力、财力成本,提升招工效率的同时能减少员工流动性。

    五年来,芦淞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何家坳枫溪学校、莲塘小学、南方中学新校区建成投用。大手笔投入,带来的是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均实现全覆盖。一桩桩民生实事,背后是百姓生动的笑脸,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党建引领 初心使命更加坚定

    6.

    芦淞区坚持党建引领、聚力成事,一任为一任打基础,一年接着一年干,把许多以往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五年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持续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区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调整干部48批964人次,提拔重用192人次。“五化”党支部建设全面达标,红商圈楼宇党建经验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库,2018至2020年连续3年获评全市基层党建考核“好”等次。主动接受省委第三巡视组常规巡视,提前实现本届区委巡察全覆盖,运用“四种形态”处理833人次,立案367件,移送司法15人,始终保持了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

    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推进公正司法。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壮大,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芦淞区人武部获评全省首家民族团结进步连队(军营)示范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区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平安芦淞 群众安全更有保障

    7.

    平安是民之所盼,亦是发展之基。

    芦淞区属老城区,社情较为复杂。五年来,芦淞区以最强执行力持续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狠抓禁毒工作落实。

    五年来,平安中国的芦淞答卷亮出了一份底气十足的漂亮成绩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实现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境外疫情零输入,得到国务院督查组和省委充分肯定。禁毒民调成绩连续四年晋位。芦淞市场群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挂牌整治和禁毒工作顺利摘牌,连续14年保持“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

    五年一个刻度,芦淞区用奋进造就了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方向决定道路,战略引领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意气风发的芦淞区绘就了新蓝图,踏上了新征程。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芦淞区豪情满怀。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建设现代化新芦淞的美好画卷必将在这片热土上壮丽展开,芦淞区的发展一定会走向更加辽阔的未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