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清水塘工业区,有自己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电影院、澡堂、汽车队等,企业生产红火,职工生活幸福。
株洲化工厂始建于1956年,是湖南省大型化工企业。
1956年,株洲化工厂开始施工建设。
1960年5月,苏联专家在株冶建设工地考察指导。
株洲冶炼厂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主要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株洲钢厂始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钢冶炼、钢铁轧制、铸件制造。
湘江氮肥厂始建于1957年,是湖南省首建的一家尿素生产大型企业。
株洲玻璃厂始建于1956年,中国第一批压花玻璃就在此诞生。
第二章:崛起之初
株洲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作为新中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大工业城市之一,“一五”“二五”时期,株洲清水塘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工业基地。
天当被盖地当床,创业艰难百战多。在劳动者的夯歌声中,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湘江氮肥厂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清水塘逐步建起了以冶炼、化工、建材、能源、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
历经岁月沧桑,承载城市荣光。数十年不懈耕耘,清水塘工业区先后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160多项第一,填补了新中国工业版图的多个空白。15.15平方公里的清水塘,高峰时期年产值达300亿元,工人总数超过5万人,60年间,清水塘老工业区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近500亿元,一度成为株洲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长期以来,清水塘老工业区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它承载着新中国工业的无上荣光,也寄托着一代代株洲人的瑰丽梦想。
清水塘之名来源于这里的两口水塘,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清水塘工业的发展,这两口水塘已被填埋建造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