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螺蛳粉,不喜欢的人避之不及,而喜欢的人则很钟爱,螺蛳粉凭借着“酸、辣、鲜、爽、烫”的口味俘获了很多吃货的心。
不过也有传言称“常吃螺蛳粉会致癌”,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螺蛳粉为什么这么臭?
螺蛳粉的臭味主要来源自里面一种配料——酸笋。
酸笋,主要是通过发酵制作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原料笋中大部分的蛋白质会被降解成氨基酸释放,同时,大量的糖类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为有机酸。
随着发酵的进行,氨基酸、有机酸以及糖等其他成分会被进一步反应,转化生成多种的醛、酸、酚、酯、醇等物质,其中包括多种的呈味物质,造就了酸笋独特的风味。
而酸笋的特有臭味也是这一过程的结果,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质中半胱氨酸分解释放出的硫化氢,以及色氨酸分解转化成的粪臭素等物质的共同作用。
长期吃螺蛳粉会致癌?
事实是,长期食用螺蛳粉,会增加致癌风险,但偶尔少量食用不用过于担心。
长期吃螺蛳粉的真正危害之处在于高盐、重口味。螺蛳粉中最重要的一道食材就是螺蛳,螺蛳一般生长在湖边、水田间、小溪里,这样的环境可能会让螺蛳身上长了不少寄生虫和细菌。如果在烹煮过程中,没有将这些寄生虫杀死,可能会侵害人体健康。而且螺蛳很难清洗,无法完全保证食材的清洁程度。
同时,螺蛳粉中的亚硝酸盐也不少。酸笋属于腌制类食物,经过细菌发酵之后,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经常食用含有这种物质的食物,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哪些人群要少吃螺蛳粉?
由于螺蛳粉原料和高油,高盐,重辣等特性,有肠胃疾病的人群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
同时,经期女性、产妇、儿童以及老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要尽量少吃。
对于特殊群体,如癌症患者,重点要看原材料和做法。
炸豆皮,虽然豆制品蛋白含量高,但是蛋白质在油炸的高温下会产生胺类致癌物;酸笋、酸菜、酸豆角等都是腌制品,其中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可能会导致肿瘤患者复发或者增加第二肿瘤的风险。
所以,不建议肿瘤患者吃螺蛳粉,如果非常想吃,也要适当少量食用。
综上所述,螺蛳粉虽臭但仍受大家欢迎,只要不天天吃,偶尔解馋是可以的,不用过于担心。
原载“谣言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