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猝死离我们很远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6月13日凌晨,欧洲杯丹麦对战芬兰的比赛中,球员埃里克森突然倒地,经判断为心脏骤停,幸得抢救及时才避免悲剧发生。不要以为心脏骤停离年轻人很远,不仅是足球运动,各种运动都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今天,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急诊专家和广大读者聊一聊关于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及预防。

    什么是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

    绝大多数运动性猝死的原因是心源性因素所致,而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不是由运动这个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由运动和潜在的心脏病共同引起的致死性心律失常所致。

    对于年轻运动员来说,其潜在的心脏病多为与动脉粥样硬化无关的结构性心脏病:最常见的为肥厚型心肌病,其次为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再者为特发性左心室肥厚,其他比较少见的病因包括主动脉破裂、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心脏震荡、预激综合征和冠心病等。

    运动性猝死来势汹汹,该如何尽量避免

    ◆参加运动训练或比赛前进行严格体格检查,识别运动猝死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比赛前状态也同样重要,赛前要有充足的休息和体力,避免熬夜酗酒等不良习惯。

    ◆密切观察运动时出现的各种症状,重视先兆症状,如运动中发生晕厥、心绞痛、胸闷、胸部压迫感、眩晕、头痛、极度疲乏等,必须立即停止运动休息,并寻求帮助。马凡综合征不宜从事竞技体育。

    ◆运动后同样需要休息和补充能量、体力。

    心脏骤停,该怎么做

    发生心脏骤停时,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识别,并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目的是在心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秒地进行复苏抢救,以使心脏骤停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BLS的基础包括突发心脏骤停的识别、紧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早期心肺复苏包括徒手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迅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除颤。

    第一目击者,省直中医院急诊科在行动

    2014年,省直中医院急诊科开始进行“生命的呼唤”公益宣讲。2020年,开展第一目击者培训宣讲。

    多年来,省直中医院急诊科已完成300余场急救知识宣讲,为一万余人进行了科普培训,其中有1000余人取得了第一目击者急救证书。在《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保护下,证书获得者们能进行急救操作。

    目前,该科室还取得了株洲首家美国心脏病协会(AHA)认证的培训资质,可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LS)的相关培训并授予证书,此证在全球范围内均得到认可。目前共培训120余场,取得BLS证明1000余人。

    如有相关需求,请与培训导师宋女士联系。电话:18613951600(微信同号)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蒋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