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村山塘组的村民吃上甜甜的自来水。 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俞强年 通讯员/肖斌 王娅
天元区水系发达,辖区内有湘江干流48公里,大小支流60条、水库25座、山坪塘5200余口。
每一条河港、每一个水库、每一口山塘,背后是民生、民情、民意。守护好一江碧水,建设美丽幸福河,让群众享受到河长制带来的生态福利。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天元区水利局以党建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赢得群众的点赞。
为民“解难”:甜甜清水润民心
前不久,天元区水利局组织施工方、监理方及白石水厂等单位,一同对凤凰山村农饮水工程管道进行试压验收。当工作人员打开管网阀门时,喷头里喷出一股“冲天”水柱。
清透的自来水流入凤凰山村山塘组,71岁的村民李南铭喜出望外。他双手掬起一捧水,笑眯眯地说:“现在喝上干净健康的水,自己非常开心。这是解决了我们百姓心头的大事。”
“以前村里吃水都是等水车送水,但每到旱季,水车没有及时送到,老百姓百般无奈,只好走到对面的山里挑山泉水喝。”李南铭介绍,自己也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有时候也就顾不得水质的好坏,直接吃池塘里的水。
为了让村民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天元区水利局将雷打石镇凤凰山村饮水工程项目列入2021年重点解决的“民生工程”,并积极申请获得上级资金支持。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配水管网铺设16706米,2处新建的加压泵房及配套设备7月全面建成。同时,配套修建37座闸阀井、7座空气阀井、7座泄水井、1座减压阀井,预计新增受惠群众2900余人,彻底解决了全村的饮水安全问题。
小小一滴水,窥见大民生。为保障饮水安全,天元区水利局加快推进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确保农饮水从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全部达标,做到人人有水用、用水皆安全。
为民“服务”:盈盈波光映河湖
6月24日,天元区水利局全体党员,来到三门镇杨柳水库,对低北渠段进行清淤扫障。这是该局今年以来开展的第五次大规模清淤扫障活动。
活动开始前,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宣誓后,党员们对杨柳水库周边群众生活的道路、绿化带、渠道周边的塑料袋、饮料瓶、柴草、枯枝树叶等垃圾进行了清理整治。大家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走进了群众生活的地方,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和渠道沿线的环境,同时也保证了附近群众的行车安全。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天元区水利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辖区开展“爱渠护渠我先行”志愿服务行动,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身边的幸福河。
“在为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在身体力行中践行党员标准。”天元区水利局局长、区河长办副主任毛丽辉表示,在劳动中不止于吃吃苦、流流汗,更是身体力行,对党史学习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从水到岸、从城到乡,天元区区、镇、村三级河长带头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实干为民的姿态推进河、湖、库、渠的保护与治理,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风貌。
为民“纾困”:满满幸福溢言表
三门镇湖田村欧家组,61岁的王升根是个五保户,没有劳动收入,也无儿无女。村里修自来水,进户需要2500元,他身上仅有1000元。
“王叔,不要担心。大家都会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不会把您一个落下的。”望着王升根惆怅又无助的神态,天元区水利局副局长肖斌一边安慰鼓劲,一边与水厂商议减免了500元,自己又从个人腰包里掏出1000元,帮助王升根把自来水接到家里。
为推进“学党史、当先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走心,天元区水利局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天元区水利局“学党史、当先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和重点实事项目清单,五位领导干部主动认领任务10项,挂图作战,限时办结,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办好各项民生实事。
今年4月以来,天元区水利局全体党员到三门镇湖田村、月福村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与他们唠家常、做家务,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困难和想法,叮嘱他们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可随时联系党和政府,尽全力给予帮助。
“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有信心克服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会通过努力劳动实现美好生活,回报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爱与帮助。”受帮扶困难党员、群众纷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