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过德生(1932-1998),攸县人,株洲市劳动模范,被誉为“当代愚公”。
【人物故事】
历史上,炎陵县中村瑶族乡道任村一直是县里的重旱灾区。不解决缺水的问题,百姓很难生存。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道任村与梅岗村抽调劳力,合力开凿隧洞,想把岗背山那边的溪水引过来,解决灌溉缺水问题,由于缺设备、缺技术,7年只打进了300多米。
村干部打听到攸县的过德生是打隧洞的好手,便上门去请。1979年,过德生从攸县带人进场施工,双方签订集体合同,过德生在合同上承诺:“包打穿。”
谁知施工一段时间后,农村实行新的承包责任制,集体合同没有实效了。农民们纷纷回家耕种自己的责任田,过德生成了“光杆司令”。
“既然承诺打穿,就要兑现!”过德生把自家的责任田和老母亲交给了妻子,带着家人和亲戚,组建一支施工队伍上了山。他要与里面全是坚硬花岗岩的岗背山决战。
雷管炸药开路,轰下的片石碴子少得可怜。一铁锤下去,钢钎下的石头只出现一点白印,连续几锤,才会溅出星星点点的碎石粉。过德生把人员分成两队,从山的两边往中间对着打,吃、住、干活全在山上,24小时轮班不停地干。就这样,炮声轰轰,钎锤叮当,他们一寸一寸艰难地往里凿。
1985年12月,隧洞终于合龙。过德生却脊背生凉:下游比上游高了一丈多,水怎么过得来?
“不把水引过来,死不瞑目!”过德生带着队伍继续开战,一干又是四年。1990年,隧洞才正式通水。当地村民扯起“感谢当代愚公过德生”的横幅,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一个外乡人11年艰苦奉献的由衷敬意。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罗欣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