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粉碎还田好处多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收割机正在作业。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王军 通讯员/邓立平 摄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记者/王军 通讯员/邓立平) “双抢”时节,稻浪翻涌,丰收遍地。7月15日,醴陵市茶山镇汤家坪村上湾组,邹培祥驾着久保田联合收割机,在水稻田里跑得正欢,细碎的秆末从机尾喷吐而出,均匀地飘洒到田里,一群白鹭在一旁翩翩起舞。

    邹培祥是醴陵市国祥合作社理事长。从2017年开始,他流转1000多亩稻田,规模种稻。“一般每亩干稻草都在500公斤左右。稻谷产量越高,稻草越多。”每到收割季节,最让他头疼的是如何处理稻草,要么靠人力从田地里把稻草搬走或散开,要么就一把火直接烧了。

    为科学高效利用稻草,醴陵市采取政策引导、能人带动等措施,有序推进水稻、油菜等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同时,该市加大奖补力度,鼓励收割机加装北斗信息采集终端,并纳入醴陵市农机精准作业平台管理。

    “每天有多少台机器在运转,收了多少面积,在哪片田地里作业,在办公室打开专用电脑,都能实时监测到这些收割机的工作情况。”醴陵市农业资源保护利用股股长殷伟平说,有了新装备后,核实秸秆还田情况更方便更精准了。

    2020年5月,油菜收获前夕,邹培祥果断申请加装了北斗信息采集系统。

    “碎得匀,基本在3厘米至5厘米长。”见到殷伟平前来实地指导,邹培祥停了机器,跳下来,抹了把汗,指了指地里的碎稻草说,加装设施后,已收割200多亩,效果还不错。合作社今年的1000多亩水稻将全面应用稻草切碎还田技术。

    记者了解到,稻草切碎后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让土活泥融,每亩田可节省钾肥料1.5公斤左右,而且种出来的谷更籽实。对双季稻而言,晚稻整地时翻耕整田速度快、质量好,有利于减轻季节矛盾。对再生稻栽培来说,稻草切碎还田,保苗增穗效果更明显。

    去年,醴陵市稻草机械化还田面积超过了30万亩,今年有望再上新台阶。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