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动中小微企业大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成姣兰

    通讯员/宋斌 段晨曦

    释放核心企业信用,深化信息协同。科技赋能下,通过数字化精准画像,产业链金融让中小微企业融资越来越便利。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产业链贷款超过260亿元,新增产业链配套小微企业贷款户5617户,直接“贷”动了我市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今年3月,我市“一行一主链”获央视点赞报道。

    应收账款票据化

    供应商融资不再难

    近日,中车时代电动向供应商开立的供应链票据,使该企业成功办理了我省首笔贴现业务,为其解决了员工工资问题。

    应收账款高企,企业现金流吃紧。我市将应收账款票据化作为突破口,引导核心企业通过上海票据交易所签发可供供应商拆分、流转、融资的供应链票据,打通了应收账款从债券市场融资的渠道。

    依托“中企云链”,去年来,我市核心企业签发应收账款“云信”达65.38亿元,“云信”融资21.92亿元。人民银行株洲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较之“云信”,今年推出的供应链票据能在全国范围内流转、贴现,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将大幅提高。

    目前,我市正全面摸排企业标准化票据发行需求,建立发行项目库,提高商业汇票签发、流转和融资效率。

    数字化精准画像

    小微企业靠订单也能“贷得来”

    因流动资金紧张,株洲金韦硬质合金有限公司近半产能闲置,订单难以按期交付。去年5月8日,经过贷前调查、项目立项、项目评审等环节,该公司获得华融湘江银行“融易通”1000万元授信,次月即到位,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

    与银行传统贷款业务相比,“融易通”依托新芦淞科技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在实现企业采购销全过程循环动态监管基础上,无需固定资产抵押,可快速审批,随单支付,为企业提供预付端原材料代理采购融资,目前已为15家企业办理融资业务近3亿元。

    目前,我市已有华芯企业征信平台、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新芦淞科技平台等3家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与银行密切合作,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效整合资金流、货物流和信息流对小微企业进行数字化精准画像,开发出“神农贷”“陶瓷贷”“服饰联盟E贷”等金融产品,小微企业信用“看得见”,资金“贷得来”。

    科技加持

    互联网纯信用贷款进入“快车道”

    今年1月获得快乐e贷-产业链数据贷首笔10万元用信后,湖南日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尝到了产业数据贷的甜头。

    因缺乏有效增信方式,公司授信额度新增计划一直无法实现。今年,在长沙银行的帮助下,公司申请了快乐e贷,线上实时审批授信增额175万元,有效解决了公司短期流动资金周转需求。截至目前,该公司已陆续用信6次。

    依托株洲产业链数据,快乐e贷通过自动采集企业纳税和电力大数据实时给出授信额度,无需公司提供抵押和担保。快乐e贷一期投产以来,已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硬质合金、陶瓷电瓷等产业链上52家企业授信4800万元。据了解,数据贷二期优化将在近期投产,服务更多的株洲中小企业。

    对接政务数据,深化信息协同和科技赋能。人民银行株洲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继续聚焦产业链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急、金额小、偿还快等需求,开发一批无抵押无担保线上快贷、循环信用产品。坚持“一企一策”、“一类一品”,为链上中小微企业提供特色信用贷款服务,量身定制信用贷款产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