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胜
不久前,我在家看了冯小宁自编自导的抗战电影《紫日》。这是一部20年前的电影。这次,与它来一次迟到的见面,并不影响我情感的奔泻。一个多小时的时光轮转,我仿佛身处那个全民抗日的非常年月……电影没看完,我早已泪流满面。
摆脱战争场面的“老套”,《紫日》主色调明亮,透出人世间的美丽。但美丽前面是战争,隐隐的凄凉袭上心间,凄凉与美丽并存,有些让人窒息。东北大兴安岭,黄叶带着落叶,一片秋色的灿烂。然而,就在这个大好时节,这里上演了一幕体现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的故事。
老实巴交的中国农民杨玉福、幸存的苏联女兵娜佳,还有和大部队走散了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在大兴安岭秋日的森林中、在弥漫着的战火硝烟中,走到了一起。人们走到绝境,战争与仇恨都不重要了,逃出森林,找出生命出口才是最该做的事。但三人语言不通,加之战争的阴云未散,能够友好交流,实在太难。但生存是第一要素,其他的可以暂时抛弃。起初三人被动走在一起,走着走着,他们不得不主动沟通、相互帮助。这一路上,人物曲折的心路历程主要是通过演员的眼神、表情、举止、行动等一系列细腻生动的镜头语言表述。
日本对中国的伤害,让中国人刻骨铭心,但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血债血还,而是提醒国人不能再让悲剧重演。事实上,无论日本军人多么残暴,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从没改变。正是如此,善良的杨玉福一次又一次拯救了秋叶子的生命,但秋叶子却时刻都在盘算如何置杨玉福和娜佳二人于死地。还好,恶劣的处境会惩罚秋叶子,让她懂得善良不仅是解救生存的方式,也是摆脱残暴心思的有效途径。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经历一系列磨难,她终于被杨玉福和娜佳的善良感动。时间久了,患难之中的三人渐渐产生了真正的友情。秋叶子开始对自己长期以来接受的军国主义“教诲”产生了怀疑。三人走出森林的苦难历程,让他们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他们都抛弃了战争的念头,渴望友好地活下去。
人并非生下来就有仇恨,秋叶子不可能天生仇视中国。一切与她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有关。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引起世界人民的愤恨,多国向日本宣战,日本战败是必然的事情。可是,日本军国主义不甘心,将一群尚未成年的孩子送上战场,并极力鼓吹“为圣战而死”。这个时候的秋叶子,还在上高中,她看到的听到的,便是国家的“圣战”。情窦初开的她和男友一起走上了战场。在日本投降的第二天,秋叶子的男友被上级强迫驾机撞进大海。秋叶子大喊“战争结束了!可以回家了!”的同时,却被军国主义的子弹射中,袖中男友送她的八音盒一下子滚落到地上。这时,镜头长时间地停留在洒满夕阳余晖的八音盒上。
电影末尾,人们纷纷扔掉武器,肩并肩走在一起,拥抱红日。阳光本是红色的,只因战争,让它变成了象征压抑和痛苦的紫色。看完电影,我心潮澎湃:但愿世界远离战争,但愿红日永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