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支国 黄湘圆
一座乡间小寺,静静地坐落在绿色的乡村田野,述说着一段红色历史。
醴陵东富寺。94年前,青年毛泽东辗转来到这里,专程考察农民运动,为中国农民翻身求解放寻找出路,为黑暗中挣扎的旧中国寻找革命的真谛。那时的他,也许不会想到,近百年时间过后,每年还会有那么多的后辈到这里追寻他的足迹。
再坚固的建筑,也难敌风雨的侵蚀、历史的沧桑。几十年过去了,东富寺却完好如初,为什么?得益于政府部门修缮改造,村民倾情保护。当地村民十余年如一日,捐钱捐物参与修缮;热心村民、乡贤牵头,成立东富寺管理理事会,加强日常管理。“这里有毛主席的足迹,是珍贵的红色资源。”人民对历史的感情,往往就是这么质朴直白,爱憎分明。谁危害国家,人民就让他遗臭万年,就像西湖岳飞墓前的奸臣跪像。谁造福人民,人民就让他流芳百世,就如这小小的东富寺。
一位个体老板,用上百场免费党建宣讲,把对党的赤诚播撒在天南地北。
醴陵班龙服饰广场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赵石毛,以党建引领,创新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改革开放40年“党建引领‘小个专’创新发展典型”等荣誉。“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没有党建的引领,我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抓党建,尝到甜头,感到大有奔头,这是赵石毛内心的真实感受。从2019年5月起,他在全国各地巡回免费宣讲,分享抓党建促发展的亲身体会,立志宣讲百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两年多时间,他修改了九个演讲稿版本,演讲超过了一百场。他把别人打牌、喝茶、聊天、刷抖音的时间,全部用在党建宣讲上。“我要当一颗火种,让更多的非公企业和党组织‘红’起来,去影响更多的‘王石毛’‘李石毛’。”一个人,只有他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才会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那么甘之如饴。
一条铁路,串起湘赣两省乡村振兴新希望。
6月18日这天,株洲两件大事喜事相逢。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醴陵召开,韶山至井冈山首趟红色专列发车。推进会上,湘赣边政务、金融、文旅、医疗及中医药合作等一系列合作协议签定。354公里的红色铁路,串起湘潭、株洲和江西吉安三座城市九个县市的各色景点。两件大事喜事,媒体聚焦,群众热议,社会反响热烈。革命年代,老区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小康社会,老区不能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两年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步伐越走越深入、越走越坚定。省委主要领导年初推动韶山至井冈山的铁路建设,到如今红色专列开通发车,高位推进、高效落实的背后,寄托了社会各界的期盼——让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像罗霄山一样高高隆起。
从一座红色寺庙,一个红色老板,一条红色铁路,我们看到了人民的信仰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