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不动摇 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首席记者/吴楚)

    前 言

    把时间拨回到去年此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房产及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多、经济体量大,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及疫情防控压力非一般行业可比。

    各类考核压头,其中不乏国家重点考核。如,黑臭水体总体消除比例要达到90%以上,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必须达到50%以上,动态新增等农村危房和“边缘户”对象的住房安全保障率要实现100%……

    同时,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繁重,交通畅通、旧城提质、设施配套三大行动与全市稳投资、稳增长关系密切。

    可以说,2020年,是株洲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必须作为的一年。

    重压之下,过去这一年株洲住建成绩如何?——在省住建厅通报的14项单项工作中市本级获得9项先进,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勉工作、奋勇争先,干成了一批必须作为的大事、大项目,打赢了多场必须打赢的收官战、攻坚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人防办)、局长(主任)何安国表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年的经历能否管窥五年的过往?“十三五”期间株洲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诸多成效又是如何取得的?“十四五”期间,诸多工作又将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先机?

    何安国介绍,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株洲住建领域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定不移把握“践行新理念、建设新株洲”这一主题,全力推进城乡建设、城乡环境、城乡住房、人民防空、住建产业、行业管理、自身建设七大领域五十项具体工作,奋力开创株洲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新局面,确保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对 话

    记者: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是如何应对各项挑战的?

    何安国:首先,保持定力不动摇。年初,我们围绕整体工作思路和任务,对标各类考核目标,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主题,同心同向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手,坚持一抓到底、一干到底。

    其次,善于借力不折腾。2020年,黑臭水体整治、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房地产业发展等一大批难事,我们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前所未有的强力支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层级研究推动。

    同时,精准发力不放弃。面对黑臭水体多次被国家和省通报约谈,我们不放弃,开展“奋战一百天、消除黑臭水”的百日攻坚;面对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层层阻力,我们不放弃,坚持“全面覆盖、全面推广、分步实施、分类指导”;面对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的断崖式下跌,我们不放弃,连续出台稳定房地产发展的“16条若干措施”和“10条政策措施”,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市场企稳向好。

    最重要的,我们尽心尽力不懈怠。住建人防工作点多面广,盘子大,任务重,但是我们全体干部职工都能够做到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尽心尽力,都在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也都了不起。

    记者:建设宜居株洲,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十三五”期间,株洲住建事业有哪些亮眼成绩?

    何安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我们统筹推进交通畅通、旧城提质、设施配套三大行动;让城市令生活更美好,让农村令城市更向往,我们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这五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累计超过500亿元,一大批融城路、骨干路、瓶颈路、小支路建成通车,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十二五”末的62.1%增加至68.1%,创建培育了一大批国家级的特色小镇、特色城镇、传统村落。

    安居总是头等大事。我们坚持“房住不炒”基本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同时累计改造老旧小区475个,2.92万户群众“出棚进房”, 城区人均住宅面积提高到53.5平方米,超出小康社会居住目标17.7平发米。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万余户,改造土坯房近3万户,在决战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没有丢下一户、没有落下一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大力推进以安全供水、气化株洲、污水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打赢了黑臭水体整治歼灭战,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31座,大力推进“气化株洲”“气化村镇”工程,我市管道天然气已覆盖31个乡镇,市城区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98.32%。

    紧紧抓住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深入推进建筑业发展。“十三五”末,建筑业总产值逼近千亿大关,增速稳定保持在10%以上;房地产业开发投资突破400亿元;新开工绿色建筑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近600万平方米,一大批项目获鲁班奖和广厦奖。

    记者:从去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住房工作作出的系列部署和要求,再到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用120余字说明“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的措施,请结合近年来的工作谈谈对此的理解和感受。

    何安国:住房工作既是经济工作,也是民生工作。住房问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全局,也关系民生福祉。我市住房工作实行的是市场发展和政府保障“双轨制”,即市场负责“日益美好”,政府负责“兜底保障”。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我市通过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通过建设公租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等方式,持续扩大了住房的有效供给,基本建立了符合市场规律、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基本形成了“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良性发展格局。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住房工作的各项最新要求,落实到我市,就是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精准施策、因城施策,认真做好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持续加强城镇住房保障工作,加快着力构建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尽最大努力让我们的市民住有其屋,安居乐业。

    首先要加强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和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我们出台了《株洲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一城一策”工作方案》,高标准编制《株洲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

    其次则是持续推进住房保障扩面工作。修订《株洲市公租房管理办法》,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和公交、医疗、环卫等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还要加强城乡住房安全管理。开展城乡住房安全三年行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本完成农村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整治工作,深化巩固农村危房改造成果。

    同时健全完善物业管理体系。开展“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活动,落实街道社区属地管理为主、市区直属部门协同的“四方四级”联动体系建设。开展专项整治执法行动,推动执法进小区。

    记者:城市更新既是满足百姓需求,也是推动现代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株洲城市更新工作将有哪些具体部署?

    何安国:1958年全球召开的城市更新第一次研究会上就提出城市更新的定义: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尤其对于土地利用的形态或地域地区的改善,以便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市容。

    目前,我市是全省唯一成立了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和设置城市更新科的市州。面对新阶段新形势,以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为目标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2021年株洲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已经印发。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路网畅通、海绵城市、城乡环境、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是几大核心部分。

    老旧小区改造,将站在片区开发的角度,盘活存量资源,引入市场力量。力争三年内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1-2个老旧小区改造样板区。

    而“加梯”工作,将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今年任务,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街道社区的作用,确保株洲走在全省前列。

    路网建设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畅通城市内循环。还将加快推进一批路网工程建设,完善主城区路网骨架。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统筹推进“新基建”和“老基建”,全面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排水防涝补短板等工作,增强城市抵御风险、自我恢复能力。

    城乡环境建设,突出民生优先,补齐城乡环境基础短板,持续推进供水提质、气化株洲、排水及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垃圾治理和智慧建设增效六大类工程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

    让城市留下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我们将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主要有加快出台《株洲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启动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工作等。

    记者:在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门词汇。结合工作实际,住建事业如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何安国:还是要立足本职工作,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不断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来。比如推进“气化村镇”工程,力争完成66个建制乡镇管道天然气全覆盖。全力收官城市污水治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到今年底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同时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评估和销号工作,开展治理成效“回头看”,加快建立“长治久清”机制,严防返黑返臭。还要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系统推进建筑节能、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推广应用预拌砂浆,推进绿色施工及建筑品质高质量发展。

    记者:您曾在多个场合提过新发展理念对住建事业的引领作用,结合新发展理念,株洲住建领域将如何持续发力,为“十四五”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基础与保障?

    何安国:住房城乡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点多、面广、量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群众利益福祉。在繁杂繁重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定不移地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在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规范管理,打造亮点,统筹抓好“1375”工程。

    “1”,就是牢牢把握“践行新理念、建设新株洲”的工作主线,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工作,努力服务建设现代化新株洲。“3”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定不移苦练从严治党、安全稳定、依法行政三项基本功。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住房发展、现代人防三大体系建设。三是坚定不移开展质量提升、能力提升、作风提升三个行动。“7”,就是聚焦“城乡建设、城乡环境、城乡住房、人民防空、住建产业、行业管理、自身建设”七大领域。“5”,就是高质量抓好50项具体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株洲住建人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创先争优的精神和作风,努力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和人民防空事业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