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中绽放的青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朝鲜战场凯旋归来的二姐

    雷良标

    我的二姐叫雷良为,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她从朝鲜战场平安归国,但那时我们全家人都不知道,她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担任机要秘书。

    1949年南昌解放时,二姐刚从南昌女中高中毕业。当年只有20岁的她,积极报名参军,投身到了革命队伍的洪流之中。那时部队人才奇缺,高中毕业算是“稀缺人才”,组织上安排她到武汉学习。由于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结业后她被分配到北京,安排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工作。

    1951年初,二姐被派往朝鲜从事机要工作,很多加密电报都是由她翻译,有时她还要破译敌方的电报密码。母亲从二姐的来信中得知她已毅然奔赴朝鲜战场后,整日提心吊胆,经常一边念叨一边掉眼泪。她对女儿有着最深的牵挂,心中一直默默地祈祷着女儿平安。母亲的思念,只有通过写信来传递,而写信的任务则是由我来完成,这也算是我的一项“家庭作业”。母亲念一句,我照样写一句,可母亲喋喋不休,常常让我无法下笔。信写好后,母亲总是不放心,生怕我有遗漏,没有写出她的心里话,要我反复念给她听,再反复修改,直到她点头满意,才让我把信装入信封寄走。

    1953年冬,二姐终于从朝鲜凯旋。她穿着一身黄绿色的军装,头戴遮耳的军帽,胸前佩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徽章和金光闪闪的军功奖章。尽管过去多年,但她英姿飒爽的模样,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母亲看见思念多年的女儿忽然出现在面前,不禁热泪涟涟,拉着二姐的手不肯放开,两人有说不完的话。二姐告诉我们,她在朝鲜战场上多次遭遇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每天坚守在潮湿寒冷的防空洞中,但胜利的信念从未动摇。

    当年父亲疾病缠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多次住院治疗。眼见女儿终于平安归来,高兴之余,他提议拍张全家福留作纪念,并得到全家一致同意。在当地最有名的“美光”照相馆,我们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此后二姐返回北京,再与我们相聚已是多年之后。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