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桃花 也是扶贫的硕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烟凝山如影,云褰日射毫。

    桃间红树迥,麦里绿丛高。

    客子叹游倦,田家甘作劳。

    乘除吾尚可,未拟赋离骚。”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范成大自家乡吴郡(今江苏苏州)出发,经江西,过湖南,出任广西静江府(今桂林)知府。

    这首《槠州道中》便是范成大途经株洲(时称槠州)时所作,颔联那句“桃间红树迥,麦里绿丛高”传神刻画出了湘江两岸的美妙田园风光,同时也让若干年后的我们知道,至少在南宋时起,株洲一地即广泛种植桃树。

    遗憾的是,尽管种植桃树的历史源远流长,株洲地区却鲜有能称得上名品的桃花桃果,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炎陵县农业部门引种“锦绣”黄桃品种,并在炎陵山区试种,成功后推广种植,相继获得““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 “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多项殊荣,有“炎陵黄桃,桃醉天下”之美誉,地处偏远的炎陵县也于2011年被评为“中国优质黄桃之乡”,是株洲乃至整个湖南地区都叫得上名的桃中名品。此外,炎陵黄桃还是老区脱贫攻坚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数以十万计的炎陵老乡通过种植黄桃而脱贫,再观那漫山遍野的粉红桃花,你是不是也该有些别样的心绪呢?

    除了扶贫功臣之外,桃之讨人欢心,还在于其象征爱情的良好寓意,《诗经·周南》篇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谓开其先河。所以,慕赏桃花之人,大概多少带些渴慕爱情甜蜜的愿望吧!

    走笔至此,忽然想起老友Z君。此君早年受过情伤,十数年来谑浪红尘、游戏人间,早不做成家之打算,某个春日与我同游某古刹,大殿一侧植桃数株,蓬勃成林,枝枝串串地一片粉红,煞是好看。Z君见状,急忙跪伏,口里念念有词,望古刹桃林能赐自己“桃花运”云云。一旁的管理人员忙来拦阻,言此桃乃观赏用桃,只开花不结果,以之譬爱情运势,恐有无果之虞。Z君一听,神色愈加虔诚道,无果最好,我要的就是只开花不结果的“桃花运”……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