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 陈洲平 通讯员/阳童 陈启浪) 3月10日,2021年茶陵县水稻有序机抛秧技术培训班在该县农机事务中心开班,来自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共50余人参加培训,集中学习水稻栽培相关技术。
这是茶陵县扎实推进“三农”工作的一个缩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茶陵,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今年,茶陵县如何推进农业农村工作?3月11日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描绘了蓝图。
扛起粮食和农副产品供给重担
目前,茶陵县正全力保障春耕,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湖南时的殷切嘱托,努力“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的有力举措。
今年,茶陵县将严守耕地红线,大力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严格执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实施双季稻轮作暨优质稻米产业化试点,完成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3万亩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02万亩以上,切实扛起粮食生产和农副产品供给两大责任。
稳面积,更要提产能。茶陵县今年将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严塘、湖口、舲舫等乡镇集中建设高标准农田3.06万亩;深入推进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新建、维修、改造机耕道100公里;同时,统筹推进前农保护圈、瑶洣防洪保护圈堤防达标建设,完成洣水黄堂岸坡整治等7段洣水主要支流治理项目,推进茶水河上游高陇、秩堂段的中小河流治理,做好界首、火田等乡镇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
此外,该县还积极引入农产品溯源体系,强化农产品安全生产。目前该县共有111家企业纳入国家农产品溯源管理平台,65家企业124个农产品纳入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平台,今年还将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质量追溯全程管理。
牵住产业和人居环境两个“牛鼻子”
3月1日,2021年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茶陵县分会场开工仪式举行,唐人神集团株洲300万头生猪生态产业链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60余亿元,其中茶陵分项目为新建1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达40亿元以上,为茶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生猪养殖业兴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产业项目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茶陵县迈出积极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坚定步伐。目前,该县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省级10家,但与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为此,该县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思路,力争2021年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打造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培育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9家以上,新增家庭农场1500家。
同时,该县还将持续推动黄牛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严塘生态园林小镇等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开展农业品牌建设年活动,力争全县“湘赣红”品牌授权企业达到12家。
乡村振兴不仅看产业,还要看环境。
3月5日,2021年湖南茶陵“农商行杯”第七届油菜花节开幕,大批游客走进秩堂镇,除了金色的花海,干净整洁的街道、便利的交通、花园式农村民居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茶陵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取得的丰硕成果。
今年,该县将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县所有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达标;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2万户,新建农村公厕19座;基本消除乡镇建成区黑臭水体;大力开展“三清三小”乡村秀美庭院创建工作。同时,还将统筹推进水、电、路、气、讯、广电、物流等“七张网”建设,特别是在冷链物流方面,加大冷链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到猪肉、鱼等其他农产品,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