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商场,一学生在借共享充电宝。 马文章 摄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马文章 实习生/唐逸峰 价格实惠,随借随还,小巧方便……随着人们对手机依赖性日益增强,“电量焦虑症”也越发普遍,街头随处可借的共享充电宝,无疑成为这类人的一根“救命稻草”。
正是瞅准了这一巨大需求,2014年起,共享充电宝以低价策略进入市场,并迅速收获了大批用户。然而,当消费者养成使用习惯后,其使用价格却悄然上涨了:从最初1元/小时涨到4元/小时,24小时封顶价从20元涨到30元……不少消费者直呼“用不起”。
共享充电宝租借费上涨,消费者会继续买单吗?带着疑问,日前,记者展开调查。
【走访】
租借费上涨数倍,消费者吐槽一片
3月14日上午,在王府井商场外,肖女士正在扫码租借共享充电宝。
“一般不会随身携带充电宝,手机电量不足了,就租借一个。”她说,作为多年的共享充电宝忠实用户,她最近发现租借费用上涨了,“最初是1元/小时,现在涨到了4元/小时,我用过最贵的是6元/小时,确实有点贵了。”
市民杨先生也发现共享充电宝租借费涨价了。“现在涨价了,我不得不买一个充电宝。”杨先生吐槽说,“涨价后,每小时租借费少则3—4元,多的要5—6元。我平均每天租借共享充电宝就要花6—10元,一旦忘记还,花的钱就更多了。”
“电量掉到20%以下,手机屏幕上的‘电池’就会变成红色,让人紧张。”记者随机采访20名消费者,八成以上消费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电量焦虑症”,当手机电量掉到20%以下,就会想办法“充电续命”。
【观察】
共享产品多会经历涨价阶段
当天,记者走访王府井、大汉希尔顿等商场发现,现在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品牌主要有街电、怪兽充电、小电和美团等,租借费大多为3—4元/小时,24小时封顶价从20元到30元不等。
此外,每个品牌在不同场所的计费标准也不同。以怪兽充电为例,在大汉希尔顿商圈的租借费为4元/小时,在王府井商场的价格为3元/小时、30元/24小时。怪兽充电客服回复称,在不同场所,共享充电宝的计费标准也会不同,价格由公司和商场共同商议决定。
从2014年第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诞生到不同品牌相继入局,经过7年的大浪淘沙,共享充电宝市场趋于稳定。然而,在共享充电宝刚进入市场时,租借费为1元/小时,如今涨价成为普遍现象。
“现在共享充电宝的平均价格为3—4元/小时,还在消费者的接受范围内。”本报法律顾问易露认为,如果共享充电宝的服务价格继续上涨,短期内虽然会流失一部分用户,但长期看,不少已经养成使用习惯的用户仍会优先选择共享充电宝,只不过在使用频率上可能会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