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新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讲话精神,切实开展好我市党史学习教育,可以突出以下两点:
用思想理论夯实党史学习教育基础。一是抓住理论学习这一根本。把深化学习党的科学理论、“四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的奠基工程,纳入我市党员干部学习规划、党内教育、干部考核等内容,以理论上的常学深悟,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二是发挥好市委党校理论阵地的优势。充分发挥科研和教学优势,科学设置党史教育的课程,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故事,并打造《追忆株洲党史人物》《铭记株洲红色历史 传承株洲红色基因》等系列红色精品课,以期建立完备的“四史”课程库。筹划“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教学活动方案,运用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党史知识竞赛、红色电影月、主题演讲比赛、红色音乐、红色诗歌等情景式、沉浸式体验的学习教育形式,以期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抓住党史学习这一主课,从思想理论上强化党的历史认同。三是学习并熟悉关于株洲的党的历史文献。党的文献是党的建设的“思想库”,关于株洲的历史文献反映了我们党在株洲的历史。诸如关于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水口连队建党、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湖口挽澜、朱毛会师等重大党史事件的相关原始历史文献,这本身就是最为生动的教科书。
用株洲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凸出株洲红色话语权。重视并突出株洲红色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如炎陵水口连队建党实现了三湾改编时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构想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转变,奠定了“党指挥枪”建军原则的坚实基石;“湖口挽澜”这一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内进行的第一次肃反重大事件,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建立等对新时代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株洲本身就是一片红色热土,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需要突出株洲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凸出株洲红色话语权。除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必须创新教育宣传形式,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首先,推动理论创新迈向新高度。通过召开理论研讨会、课题研究等形式,吸引全国各地学者研究论证水口建党、“湖口挽澜”等重大历史事件,整理出代表株洲重大历史事件的高质量文集,在学术理论界扩大影响力,在不断的思想碰撞和学术论证中把握株洲的红色话语权。其次,提升宣传广度。以信息化打造红色文化传播高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库、网上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文化传播分为在场传播和不在场传播两种方式。对于不在场传播,可以充分利用VR、AR等新信息技术重构红色历史经典场景,营造身临其境的在场感;对于在场传播,可以有效利用VR、AR等新技术具有的在场感提升革命文物陈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打造陈列展览精品,不断激活红色基因的生命力,以此提升在场传播的互动性与体验感。以创新精神突出株洲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凸出株洲红色话语权。再次,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株洲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厚,这些红色事件不应该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历史孤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株洲单一的红色历史事件的孤立讲述,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同时需要对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关联、相互串联,让红色基因的传承更加系统化、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