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一般的人 援鄂医生陈晖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市二医院 陈恺祺

    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名为《竹石》的咏竹诗,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郑燮眼中的竹子所拥有的。株洲市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晖可就是如“竹石”一般的人。

    感谢这名为机缘巧合的命中注定

    高考出分后,陈晖可第一选择是计算机专业,但因分数并未达到他理想大学,一番机缘巧合陈晖可被录取到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就读。在与临床医学专业各课程充分接触后,他发现这份迟来的喜欢。

    当问到他最喜欢哪门课程时,陈晖可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解剖课!”每堂解剖课总是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走,原来陈晖可喜欢的女生在解剖课上正好和他分在同一组。

    陈晖可当年喜欢的那个女生,现如今也已成为他的妻子,他们俩虽在医院的不同科室,但守护患者是他们俩共同的目标。

    “我们真的只是做了身为医生都会做的事”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肆虐,当株洲市卫健委下达组派医疗队驰援湖北黄冈的指令时,陈晖可迅速请命。

    大年初一下午快三点钟,陈晖可收到下午六点“出征”的通知。“我当时亲了亲孩子的脸,然后收拾了几件衣服,就赶紧回医院了。”陈晖可匆匆见了妻子邓仁芳一面。同为医疗战线工作者,邓仁芳即使心中再多不舍,都只化为一句“家里有我!”

    当时有对父子都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入院时都是高热,肺部病灶严重,血氧饱和度低至70%,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度到了快要进行气管插管的地步。经过医疗组的不懈努力,患者慢慢一步步转危为安。至今,陈晖可仍对这对父子记忆尤新。

    2020年3月22日下午,湖南支援湖北黄冈医疗队株洲分队圆满完成任务,回到家乡,从黄冈出发的那天,约十万黄冈市民自发上街为他们送行,陈晖可和队友说:“同饮一江水,共叙湘鄂情,我们真的只是做了身为医生都会做的事。”

    守护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陈晖可作为肾内科医生,长期在疑难血管通路方面下工夫,以精湛的技术为肾病病人搭起了一条条宝贵的“生命线”。

    2019年,陈晖可进修后,将“内瘘血管球囊扩张术(PTA)” 带回科室,为内瘘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更优的治疗选择,株洲市二医院在此项技术的运用上在株洲地区是较先开展,也是治疗病例量较多、效果较好的医院之一。因为内瘘血管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陈晖可曾经为一位患者做了内瘘血管瘤的处理,进行了瘤样扩张的整形术,既解决瘤体,又保留了血管长度。陈晖可说,“肾病患者的每一寸血管都是宝贵的!我必须为患者着想,考虑他五年甚至十年后的血管通路资源。”

    现在的陈晖可,是市二医院肾内科“内瘘组”组长,他说:“之前虽然在湘雅二医院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都进修过,这还远远不够,我会继续好好钻研学习通路技术,维护透析患者的‘生命通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