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素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之称。公元421年,东晋诗人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定格千古名篇。自此,桃花源闻名于世,成为世人追寻的心灵故乡。
从2001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始,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便成为桃花源的梦想所在。长达20年的时光打磨,一座关于理想家园的名字日渐光华夺目,一个美得有形态、有质感、有韵味、有温度的桃花源已然呈现。
山水依叠,涧转峰回,鸟飞鱼跃。千里沅水把最美的一段江岸,留给了桃花源。千百年来,这一方纯净的自然山水,融入了丰厚的历史人文,更加引人入胜。
为大力推进桃花源旅游发展,2011年,常德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桃花源旅游管理区。2016年1月,投资近百亿元对其实施闭关改造,让桃川万寿宫、水府阁等10多处古建筑重现昔日风采,还建成了两山一湖、秦溪秦谷等九大景观体系,面积达20平方公里。
景区内,十里桃花夹岸,五柳湖水青碧,极具地方特色的古镇古村,植入民俗演出与国潮风尚,构成了桃花源独有的文化格调。
擂茶体验馆、文创中心,将地方文化符号融入旅游产品之中,开发刺绣、布艺、木雕等近百种文创产品,留住游人的文化印象。织渔网、唱捕鱼歌、酒舞等沉浸式文化演绎分散在景区多个景点,观赏性和趣味性极强。
中国十大文化景区、全国最佳自然生态旅游景区、中国天然氧吧……近年来,桃花源频频收获“国字号”名片。
为打响旅游热地名气,景区先后在广州、成都等重点城市举办推介专场,组织“万人穿越桃花源”等营销活动,活动期间游客人次数屡创新高。2019年春节,3天接待游客逾20万人次;同年3月8日创造了全区日接待旅游人次15万的历史新纪录;3月15日“万人共舞桃花源活动”创造了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
2020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桃花源频频亮相各大媒体。5月3日,央视一天5次关注景区疫情防控及旅游市场恢复情况;5月6日,央视旗下60多家网站发布了桃花源“五一”旅游综述报道。
同年5月19日,2020中国旅游日湖南宣传活动暨2020桃花源文化旅游节在桃花源旅游区举办,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非遗传承人为游客现场展示手工技艺;当晚CCTV-1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报道节会盛况。随后,《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央视、人民网、新浪网、国际在线中国网、人民日报海外网、中新网等200多家国家省市级媒体和网站连续报道。
今年春节,桃花源连续3天“霸屏”央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个频道、6个栏目、7次报道了桃花源。
(常德日报社/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