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平在新华东路沿线清扫保洁。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伍靖雯 摄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伍靖雯
通讯员/余静
“下着雨,有必要扫得这么干净吗?”
“你看我扫完的这边,是不是比那边干净漂亮多了。”陈建平直起腰,冲记者指了指路面。她的身后,路面已恢复平日的洁净,前方,片片细碎的落叶裹着灰尘雨水“黏”在地上,走过去容易带起泥水,路过的人都小心翼翼。
这是3月10日中午11点,荷塘区新华东路,41岁的陈建平穿着环卫工人标配的橙色雨衣,一次次低头弯腰、挥舞扫帚,时而徒手捡起地上的细碎垃圾。
陈建平负责清扫保洁的区域,是从红旗广场到烈士纪念园约1.3公里长的主干道。一般人平日从头走到尾也就一刻钟,但她扫一遍,得花2个小时。
陈建平说,别小瞧这短短的一公里多路,它是荷塘区的城管示范街,要求做到“六净”“十无”,最基本的就是路面要时刻干净见底色,不能有一处卫生死角。
这有多难?陈建平说不出。不过,这沿线的42个果皮箱、15把休闲座椅,以及20处小绿化带,哪里容易堆积烟头、哪里需要重点清洗,她如数家珍。
即便穿着雨衣、雨帽,陈建平从头到脚还是湿漉漉的,不过她还挺欣慰:“趁着大雨,路上行人少,我扫起来也方便。”她的扫帚是自己特意改良过的,缩减了扫帚前端的宽度,这样虽然扫干净一处地面要挥舞扫帚的频次高些,但可以避免脏水溅到路人身上,“现在环卫工人越来越受大家爱护,我也希望尽自己所能,让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