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春风 花开送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马文章 通讯员/周敏

    “十四五”新征程,人才是最大发展力。

    一年一度“春风”如期而至。牛年新春伊始,全市人社部门积极组织2021年“春风行动”系列活动,通过在家门口组织召开线下招聘会,布局云招聘24小时不打烊,为广大重点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机会、技能培训、保障合法权益等一揽子公共就业服务,让稳岗复工有股“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意。

    直播送岗,很潮很方便

    “我是一名职场‘菜鸟’,贵公司有什么入职门槛,有没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日前,高校应届毕业生王潇准时守候在网络招聘直播间,开门见山向企业抛出自己的疑惑。企业HR经过简短沟通后,许诺她一个带薪实习期,转正后月薪5000元,带五险一金。“视频通话时还是蛮紧张的,结果真是始料未及。”第一次尝试视频面试的王潇兴奋地发了条朋友圈。

    这是攸县举行的百企万岗“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首场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一个缩影。直播间中,当地50余家企业代表化身成网络主播,分别对各自企业现状、发展前景、岗位需求及薪资待遇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解答求职者提出的问题,共吸引了近3万人互动,近百人在线投递了简历。

    随着复工复产加速,企业用人需求逐渐旺盛,“云招聘”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通过电话、视频实现求职者与招聘方“隔空对话”,这种实时对接模式,也让许多求职者体验到“云”上求职的便捷。

    “我原来在外地做电焊工,有一定的电焊技术和多年的操作经验。在直播间了解有企业急需招聘电焊工,待遇福利各方面我都挺满意的,马上在直播间里投了简历。”曾是一名产业工人的陈国昌告诉记者。

    攸县一家电子制造业企业负责人事的罗经理则认为,视频面试虽然有很大的便利性,但只能做到初步筛选,进一步考察还是要经过一段实习期。

    人在家里宅,工作“云”上找

    海量招聘信息在“云”上飘,如何让招聘求职双方看对眼,我市向移动端发力。

    今年46岁的刘星平,曾在芦淞服饰市场群闯荡多年,是一名熟练的拉布工。然而,去年公司效益遭遇滑铁卢,他不幸成为裁员大军中的一员,由于技能较为单一,不少企业又以年龄为由,在招聘会上屡屡“碰壁”。

    “刘哥,不要泄气,手机端有个‘诸事达’软件,每天都有许多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可以去找找!”刘星平听取了朋友的建议,立即下载了诸事达App。

    “打开软件首页的招聘求职版块,输入想寻求岗位的关键字,上万个优质岗位推送过来,就像逛淘宝一样。”刘星平尝试着在该平台上投送了简历,芦淞区白关镇一家制衣厂看中了他是名老师傅,主动抛来橄榄枝,让他立即报到入职。

    企业用工荒、求职者找工作难,主要“病根”在于招聘信息壁垒的阻塞。

    我市审时度势,依托“智慧株洲”建设,不断拓展服务功能,逐步打造出全省功能最完备的“一站式”城市移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据悉,株洲市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是由市人社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国投公司共建的政府公益性求职招聘平台。该平台通过搭建企业信息库和人力资源服务库,实现我市主体用工企业、求职对象全覆盖。

    “目前,平台实现了在线面试、精准匹配、数据分析3大功能,求职者只需一键登录,即可享受从岗位查询到简历投递全程在线求职服务。”市人资服务中心主任张奕介绍,截至目前,已有2238家企业,携带67546个岗位进入平台,初步达成意向就有7000余人。今后,该平台还将对优化平台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框架、新增就业失业动态监测等模块进行功能完善。

    线下招聘人气旺,精准匹配显高效

    求职圈一直有“金三银四”的说法,今年,各县市区举行的“春风行动”线下招聘会纷至沓来,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称心岗位。

    “岗位多、待遇优、离家近,我们一大早就来‘赶集’啦……”近日,渌口区举行2021年新春首场大型招聘会,40余家企业上演了一场“抢人大战”,4000余个岗位虚席以待。

    记者发现,相较于往年,今年入场的智能制造、金融保险业、家政服务企业可谓百家争鸣,招工待遇普遍提高,大多数企业月薪均在3500元起步,有的高达5000元以上,且包吃包住、缴纳五险一金,还提供双休、带薪年假、年终奖等丰厚福利。

    此外,订单式、定岗式培训也成为众多求职者的热门选择。株洲市新希望职业技术学校是一家专门培训焊工、电工,钳工等工种的学校,入职学员完成培训,考取相关证书后,学校便可提供相关就业岗位。今年26岁的退伍军人匡新缺乏社会经验,没有一技之长,得知可以先培训后上岗,他立马报了名。

    春招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岗位匹配。

    春节前,荷塘区人社局联合第三方公司利用“荷塘大就业”微信小程序,对辖区206家企业和广大求职者进行了一个岗位需求信息摸排,对满足双方招聘求职条件的信息,共享至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专员电脑上,有合适的就一一通知求职者前来应聘。

    “针对登记的失业人员、困难对象、失地农民、退役军人,我们还会在各个街道办事处,安排多场见面会和专场招聘会。”热闹的招聘会现场,荷塘区人社局副局长邹琼在各企业展台间走动,关心招聘进展。据统计,当天有632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返岗专车疾驰奔,解了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原本还在为要不要去工厂报到发愁,没想到人社部门为我们准备了火车票,我要发个朋友圈秀一下。”3月1日晚,炎陵火车站热闹非凡,正忙着将行李提上车的刘晓平,将与另外127名返岗农民工踏上前往深圳的火车。

    员工陆续返岗,企业生产才有保障。

    今年是刘晓平与工友在外务工的第二年。“去年,很多农民工返岗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今年的政策依旧很暖心。”刘晓平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

    另一位返岗务工的王大哥感言:“我常年在深圳打工,以前出去都要转乘汽车,麻烦得很。想不到今年我也坐上了政府为我们农民工组织的直达务工地的专车,上车还能领到口罩、八宝粥、矿泉水等‘大礼包’,特别感动。”

    春节前后,炎陵县人社局对返岗农民工进行了返岗需求摸底,提前与交通运输部门联系协调,科学制定出行方案,统筹安排直达专车。此外,该县组织开展了“迎新春、温暖企业、稳岗留工”“稳就业、促振兴”等主题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4场,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并及时跟进劳动维权,助力返乡务工农民工端稳“饭碗”。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