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 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李军 通讯员/李景兰 陆杏聪

    【名片】

    扫码观看

    “百年潮 株洲红”

    系列报道之⑤视频

    李立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1980年,李立三的平反追悼会上,原国家副主席、开国上将王震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说:“李立三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伟大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著名作家王蒙,曾在为李立三夫人李莎的回忆录作序时说:“李立三这样的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一些理想主义者,是纯洁的不免天真的共产主义者,是学理意义上的极其认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芋园,位于醴陵市阳三石街道立三村,李立三诞生于此,并度过少年时光,198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更名为芋园文化旅游景区。

    【寻访】

    1921年冬。江西萍乡的安源。

    夜幕降临后,煤矿工人鱼贯爬出低矮的煤窑,一番擦洗身体,总有煤灰难洗干净。夜色深沉,压在工人们身上。五福巷工人张紫民家的楼上,油灯闪烁,照亮了一块黑板、一二十副简陋的桌凳。讲台前,立着一位高瘦的青年,他身穿蓝布衫,说话带醴陵口音,正等着工人赶来上课。

    “人。”等工人到齐,青年用粉笔将这个字写在黑板上,并带他们齐声朗读:“原来做牛马,现在要做人。”

    这位青年便是22岁的李立三,当时他从法国留学回来不久。

    醴陵市党史专家杨水生介绍,李立三生于1899年,从小聪颖好学,有救国救民的志向,1919年受五四爱国运动影响赴法留学,并逐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1921年回国后,李立三和时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一同考察了安源路矿,并接受毛泽东指示,留在了安源开展平民教育。

    “开办工人夜校是李立三发动工人运动的起点,也是他成长为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的起点。”杨水生说,李立三给工人上课,会把文化课和马列主义教育巧妙结合。比如,他教“工”和“人”二字,先教大家分别认字,然后说:“工”和“人”两个字上下连起来,就是一个“天”字。借此发挥,他说明了工人阶级是顶天立地的好汉,批判了那种瞧不起工人阶级的反动思想和自卑观念。

    李立三还会以歌词、开台戏等工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文化教育中宣传革命思想,以此让革命思想入脑入心。“用这些方式,李立三不仅缩短了与工友的距离,也为开展工人运动打下深厚根基。”杨水生说。

    李立三的夫人李莎在回忆录里写道,通过开展平民教育,李立三“从心灵深处唤醒了广大矿工为自身人权、人格而战的阶级意识,逐渐使他们懂得劳动神圣、劳工不可辱的革命道理”。

    出生入死,他被举行了“三次追悼会”

    醴陵阳三石街道立三村芋园文化旅游景区,一座白墙黑瓦的古朴院落映入眼帘。院落门口是一个宽敞的广场,正对着院落,是介绍李立三生平业绩、并展示了他部分生前遗物的陈列馆。

    30岁的讲解员钟希望说,做讲解员八九年,李立三的故事她讲述了无数次,但无论讲多少次,李立三坚持心中“所善”,为了信仰出生入死,不管顺境与逆境始终对党忠诚的精神,依然令她感动。

    钟希望说,李立三的传奇故事很多,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时期,他曾多次惊险逃脱警察的追捕。最紧急的一次,李立三从窗户跃上屋顶,最后跳进一个工人的家里才得以脱险。

    “李立三一生中,开过三次追悼会。”钟希望介绍说,第一次是在1922年5月,当时法国勤工俭学支部有一小报报导说,李立三在安源领导罢工时被杀害,周恩来、邓小平等为他举行追悼会;第二次是在八一南昌起义后,由于误传李立三牺牲,部队给他举行了追悼会;第三次是1980年3月20日,为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李立三平反,并补办了追悼会。

    关于“三次追悼会”的故事,1999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撰的《李立三百年诞辰纪念集》里也有记录。

    李立三为了革命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

    “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作一个幸福无比的新国民。”杨水生说,李立三在法国留学时写的新诗里的两句,或可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杨水生介绍,李立三曾在《李立三自述》里说,他出生“地主家里”,虽然到了他父亲一辈大不如前,但父亲依然“可谓绅士”。

    “他之所以走上革命救国道路,是因为他看到了工农的疾苦,也在去了法国留学后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黑暗与落后,并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救中国。”杨水生说。

    故园新貌,创建醴陵首个“国家4A”景区

    春光明媚,芋园门前的广场上,前来休闲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伴着悠扬的音乐,一支广场舞队正翩跹起舞,在春风里摇曳着动人的舞姿。

    醴陵阳三石街道党工委委员易焕明介绍,依托醴陵丰富的交通资源与湘赣边红色旅游区位优势,芋园已然发生巨变。从芋园到芋园文化旅游景区,这里不断提质升级,旅游内容愈加丰富、旅游价值节节攀升,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2021年1月,这里成功晋升为4A级旅游景区,成为醴陵首个。”易焕明自豪地说。

    阳三石街道立三村党委书记易元任介绍,芋园文化旅游景区核心游览区域面积42000平方米,总投入近2亿元。如今的芋园文化旅游景区,以李立三故居(芋园)为核心,打造了李立三故居陈列馆、爱国主义宣教中心、红色文化互动体验区等红色文化、工人运动系列景观。

    此外,这里还有凤生广场、景观池塘、入口牌坊等配套休闲景观,是一个集特色的晚清建筑风貌、纪念文物展陈、红色景观文化广场、红色文创旅游商品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也是湘赣边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光明灿烂的新世界”“幸福无比的新国民”,百年前,李立三憧憬的美丽图景,如今正在他的家乡显露出生动的模样。

    多留好样与儿孙

    漫步在“芋园”,对李立三之父李镜蓉的一副手书印象深刻。

    “临终无别嘱,但愿汝曹个个督耕课读,多留好样与儿孙。”这是李镜蓉写给子女的话,作为一名教书先生、当地乡绅,这句话显示了他的节操与风骨。

    一个革命家的养成,需要自身的追求进步,但家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一个人的成长,同样如此。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