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与香草服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欧阳光宇

    屈原在《楚辞·离骚》中写了一位娇好的美人,他为这位美人设计了四款香草服饰,撇开里面的政治喻意不说,单纯从文学、美学的角度,欣赏屈原描写的香草服饰,观其形、析其色、品其香,用现代纺织、佩饰、香料工艺来制作一系列香草服饰,也是美美与共的事情。

    先看第一款: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这套服饰用了三种香草,具体操作起来,是把江离与辟芷编织成一顶斗篷,斗篷以绿色为主,因为江离的花略带些淡紫或淡绿色,那么这顶斗篷在绿色中会随机穿插淡紫或淡绿。秋兰为亮黄色,可点缀在胸前,冷色系的绿与暖色系的黄搭配,颇有自然生趣。三种香草,江离香气浓郁,香味感性张扬,辟芷与秋兰的香气清幽,香味含蓄幽雅,一动一静,使这套服饰的香气有层次感,浓而不腻。一顶绿斗篷,让人想到《红楼梦》中宝琴在雪地里披的凫靥裘,或许曹雪芹在写凫靥裘时,不经意地借鉴了屈原的这套香草服饰。

    再看第二款: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诗中的蕙、茝是香草饰品,蕙,即蕙兰,蕙兰开浅黄绿色的花,屈原替美人系上蕙兰花编的佩带;茝,是白芷,开五瓣白花,呈伞状。想象一下,屈原为美人采集的白芷花做什么饰物呢?且容我把这些白芷做成一把素雅的花伞,美人撑白芷花伞,花香笼罩着她,腰间,浅黄绿色的佩带,束出她的窈窕;蕙兰应和白芷的香,悠悠扬扬,香草入梦,顿觉女子是好。

    接着看第三款: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

    那会儿的裳,指衣下的裙。荷叶与芙蓉,使这套香草服饰的曲线意味了然显现。荷叶做衣,衣领、衣袖、底边,都可以依着波浪形的荷叶外围,婉约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此处的芙蓉,我认为是荷花。古人习惯将荷唤作芙蓉,象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便是如此。按照屈原的香草情结,为美人做裙子的荷花,应为白荷。印象中,白荷有香气,红荷不香,这样,一位翠衣白裙、香远溢清的美人便呼之欲出。

    最后看第四款: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到这里,屈原要为美人配上绚丽的香草饰物,让她的芳香更加显著。

    此处的“缤纷繁饰”宜以素色为底,香艳而高雅。采摘五彩缤纷的香草,合成彩虹色的各类饰物,为一袭白裙的美人,饰于发、耳垂、颈项、手指、手腕、脚踝,饰物集众香草之艳之香,是为香草服饰中最为美艳、芬芳的一种。

    屈原的香草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称为“仿生”,灵感来自植物、花卉。法国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首创郁金香线型,借助花卉进行构思、变形,运用于高尚的晚礼服。国外还有服饰公司,以凡高画作《鸢尾花》为图案模本,做成时装刷亮了大众的眼睛。中国屈原的香草服饰,虽然是虚构的意象,也可结合现代制衣技术,大胆地创意呈现,若说“郁金香”和“鸢尾花”是立体现代主义,那屈原的香草服饰要表现的则是蕴藉的古典美。追溯起来,屈原可说是仿生服装的先驱。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