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灿烂的党史中汲取奋进的磅礴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从学党史中汲取营养、挖掘精神“富矿”、获取力量,才能坚定“四个自信”,继续伟大斗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始终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是用鲜血、汗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赴汤蹈火、艰苦创业、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的百年。

    回望百年澎湃,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和国际地位。只有认真学习中共党史,才能对党情国情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认识党的伟大,增强爱党爱国意识,从灵魂深处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党史是为了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把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总结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就一定能够提高我们对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指导新时代的新实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激荡潮涌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披荆斩棘、前仆后继,铸就了具有不同具体内涵和鲜明地域特色的革命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育了伟大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孕育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抢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革命意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所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望百年党史,叩问初心使命,为的是赓续光荣、走向未来。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自觉而认真地学习中共党史,抱着情怀去学,全面深入地学。既要学习革命年代的党史,学习和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格,也要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史,借鉴和弘扬诸如“特区精神”“工匠精神”等宝贵经验和做法;既要弄清党领导人民是如何一路走来的,更要从党的光荣历史中汲取能量,不断擦亮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更加自觉而坚定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勇担历史使命、敢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作者系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副主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