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理平
株洲被称作火车拖来的城市,是铁路枢纽、电力机车之都。可是,铁路1.435米的标准轨距或许少有人知晓。
这标准怎么来的呢?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设计的,这标准是电车轮距的标准。而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标准沿用了马车的轮距标准。再上溯,马车的轮距源于古罗马战车的宽度。罗马人为什么定这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也就是说,如今运输系统的重要设计数据,在两千多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这,就是世界闻名的“路径依赖”典型案例。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如今,社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但部分人仍受困于工作惯性、路径依赖中。他们观念老化,因循守旧,接受新事物不快不主动,不与时俱进,推进新工作还是老套路;思维僵化,奉行主观主义、经验主义,不结合实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工作机械化,不动脑筋,办法不多,稍遇难题就“卡壳”……如此一来,部门工作推进不快、难有起色,年年涛声依旧,与株洲大环境格格不入。
作为一座新兴之城,株洲从不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回望建党100周年奋斗史、建市70周年发展史,株洲无不以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城市气质,汇五湖四海之精英,聚战天斗地之魄力,以创新创造精气神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壮大,最终成就了这座现代化工业新城。
纵观这几年,我们办成了一些大事,破解了一些难题,实现了高质量发展,都是靠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来突破瓶颈、闯出新路。创造性地依托三大动力产业打响了“中国动力谷”,以产业链思维抓产业,建强了17条新兴优势产业链,挺起了株洲工业脊梁。连续多年开展项目集中开竣工、“看学议”活动,搭起竞技擂台,组织互看互学互比,掀起了一波波项目建设新热潮。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单四制”抓环保问题整改,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营造抓落实氛围等,都取得显著成效。鲜活的案例生动地告诉我们: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迈入“十四五”,走进春天里,你追我赶抓发展的激烈场景已启幕,我们决不能刻舟求剑、旧调重弹,迫切需要在思想理念、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上来一次大洗礼、大调整。坚决从“工作惯性、路径依赖”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彻底告别习以为常、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坚决杜绝寅吃卯粮、无序举债的冲动,不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蠢事,不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粗放式发展老路。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改革创新,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以思想理念的大变化、工作思路的大拓展、发展路径的大突破,赢取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吾日三省吾身。”走出思维定势,是为自己的思想解锁,需要广大干部职工拿出开拓创新的锐气、敢于担当的勇气,在践行“三高四新”、实现“两个加快”中展现创新的力量,彰显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