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安逸状态中 走出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朱理平

    “始终保持全省第二。”这是笔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因为是晒成绩,说话者往往神情放松、充满自信。

    客观地说,激烈竞争中,能够始终保持全省第二,确实值得自豪。但换个角度,以第二为理想成绩,不去想、不敢想争第一,暴露出我们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安逸心态,这着实让人担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对一个人、一家企业还是一座城市来说,都是如此。风云激荡的时代,一个人自我满足、不思进取,就会按部就班、保守停滞;一座城市安于现状的“目标”,没有进取的心态、氛围和环境,到头来不仅留不住“富”,也很难守住“安”。

    不可否认,这些年我们取得了过硬的发展成就。壮士断腕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加快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年GDP突破3000亿元,人均突破1万美元,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一大批重大技术产品诞生。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软实力方面,我们也收获了许多“赞”。毫不夸张地说,株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开启基本现代化走在了全省前列。但越是这样,越要从自我满足的局限中跳出来,不能一味被鲜花掌声、被乐观情绪所裹挟。

    必须看到,与兄弟市州相比,我们在园区建设、对外开放、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我们属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亟待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我们是绿水青山典范城市,但黑臭水体治理、污染土地修复等历史欠账多、遗留问题多……即使从自身发展来思考,我们的GDP总量,“十四五”时期在全省排名能不能再进一两位?综合交通、旅游等一批与城市地位不相称的工作,能否实现突破?这些都是敦促我们居安思危的现实考量。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秦国瞄准“一统天下”之大目标,数代人接续努力、坚定向前,实现后来居上,最终成就大业。处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新开局的关键节点,城市新一轮竞争犹如一场争霸赛,远不是沉醉于舒适区、安享成果的时候,反而更应该放大须臾不可或缺的忧患意识,不为微利所诱、不为小成所惑,强化高地思维,定高目标、拉高标准,敢于创先争优、敢于向“第一”迈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当前,株洲正在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快建设“一谷三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株洲,这无疑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保持“永不满足”的状态,在产业项目建设年、营商环境优化年等中心工作中自找差距、自我加压,在园区建设、环境治理、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中与强的比、跟快的赛、向高的攀,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机制弊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实现新的跨越。

    一个人的状态,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众人的状态,影响一座城市的命运。建设现代化新株洲,需要我们甩开臂膀、迈开步子,全力以赴,努力将纸上愿景变成可以触摸的美好现实。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