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记者/罗欣) 支持株洲培育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依托“一谷一城”打造湖南(株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集群,允许科技骨干在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后持股,加强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品牌宣传……立足行业、心系家乡,连日来,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驻株全国人大代表们积极履职,以不同形式踊跃建言献策。
周清和代表:
支持株洲培育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周清和代表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积极为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声。“只有支持株洲培育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才能持续提升我国最具全球竞争优势的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他说。
“目前,株洲正在着力破解轨道交通装备‘卡脖子’技术,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周清和建议,国家相关部委要优先培育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湖南在轨道交通领域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同时支持株洲创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轨道交通领域),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检测认证基地,并在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资质获取上予以支持。
吴端华代表:
打造湖南(株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集群
吴端华代表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积极呼吁以中国动力谷、职教城为支撑打造湖南(株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集群。“‘就业难’与‘招工难’‘学校热’与‘企业冷’并存,产教融合难以深入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就会出现问题。”吴端华说。
“株洲作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阵地、重要战场,就必须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吴端华说,建议给予株洲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与倾斜,以“一谷一城”为支撑,全力打造湖南(株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集群。如加大政府投资、债券融资、开发性金融等组合投融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力度,在中央预算内支持株洲市自主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集群,重点建设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高端动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实训基地集群。
“科技创新年年谈,今年的报告不一样。”在湖南代表团分组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时,单晓明代表发言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3次提到科技创新,3次赢得代表掌声,这必将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为科技人员“代言”,单晓明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人才落户、税收优惠、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相关政策,稳定相对落后地区国家战略高科技人才。同时,积极促进高科技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建设,出台鼓励军用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的办法和实施细则。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单晓明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允许科技骨干在国家投资研发转为市场化产品上市后可以持股,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科技创新。
黄小玲代表:加大醴陵釉下五彩瓷品牌宣传
黄小玲代表对待自己坚守了30多年的陶瓷艺术始终保持着“像夏天一样火热”。全国两会也成了她为陶瓷产业鼓与呼的重要平台。在湖南代表团会议上,黄小玲发言提出多条建议均与陶瓷有关。
黄小玲介绍,当前,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来势很好,但由于经费等各方面原因,醴陵釉下五彩瓷“走出去”还有很多困难,品牌不响成了困扰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应加强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品牌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黄小玲说,促进醴陵陶瓷产业发展,要强化战略布局,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组织保障,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并驾齐驱的、有世界影响力的世界陶瓷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