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牛”精神拼出产业项目建设加速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朱理平

    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三牛”精神蕴藏着我们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也是我们应对困难、迎接挑战的制胜秘诀。

    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双比双看”大竞赛,以比促学、以比促干、以比促果,这是今年株洲产业项目建设的清晰路径。开局即冲刺,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以“三牛”精神拼出产业项目建设加速度,“犇”出项目建设的春天。

    事情是干出来的,大干大发展,小干小发展,不干不发展。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内外环境带来的多重压力,我们开展“双比双看”大竞赛活动,晒出了成绩,形成了压力,比出了成效。接续发力,聚焦项目从哪里来、怎么引进、落在哪里、如何保障等关键环节,今年要再来一场全过程、全链条的大比拼。

    好项目从来等不来。这既比“谋”的本事、看项目储备,又比“抢”的功夫、看项目争取。着眼国家政策导向和发展方向、紧盯“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立足市场需求,国家关注的,就是我们要跟进的;符合战略实施框架的,就是我们可行动的;满足市场需求的,就是我们应抓住的。置身全局谋株洲,敢当拓荒牛,迎着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风口,抢抓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等机遇,主动谋划、全力争取一批项目落户。

    招商引资是大前提。这些年,三一能源装备园、绿地滨江科创园等一大批重量级项目落户株洲,但问题依然不少。比“招”的功夫、看项目引进,问题就是突破口。像老黄牛一样脚踏实地,出实招、求实效。既“精选”项目,不要“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而要以产业链为导向,以一带十、以十强百,壮大整体实力;又提升能力,当好“投资商”,以小资本撬动大能量。既充实力量,没有局外人、不当旁观者,人人都是招商员、个个都是推介者;又完善机制,打造招商平台,让每一个想来株洲投资的人都进入平台,让每一个进入平台的人都找得到可洽谈的项目。

    园区是产业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园区承载力强,项目就落得快、落得多、质量好;园区功能弱,项目就落得慢、落得少,也落得小。比“接”的功夫、看园区功能,保持“三牛”状态,耕好园区“一亩三分地”。以打造园区“135”升级版为契机,集中精力去研究、去破题,创新性地推动园区空间规划、生产配套、公共服务、产业生态、体制机制等全面提质,让千万家企业在这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里能够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项目建设的成败,最终还是要看项目有没有落地、是不是真正产生了效益。以“孺子牛”的俯首姿态、奉献之心,比“建”的功夫、看推进速度,比“保”的功夫、看要素支撑,建立开工项目问题协商的常态化机制,少开部署会、多开协调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严肃查处推进慢中的作风问题,破解项目建设所需的土地、资金等要素难题,让项目建设天天有变化、周周有进展、月月有形象。

    号角劲吹,战鼓催人。拼尽全力,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业绩表”,在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加速落地建成中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努力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