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延
M局的老党员老张,三年前被派到乡下驻村扶贫,以村为“家”,很少回家。家里的女儿三年前大专毕业后,一直待在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三年中,单位上,每年招聘干部职工的子女就业,总是因岗位太少,轮不到他的女儿。
这年是老张即将退休的最后一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老张的妻子突然病倒了,辞去了在小区当保洁员的那份工作。家里的生活来源全靠老张那份微薄的工资了。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一年三百六十天驻扎在乡下扶贫老张,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探望患病的妻子时,得知单位这年又出来岗位开始招聘干部职工就业了。老张对妻子说:“我已响应号召去乡下扶贫三年,今年又是我将要退休之年,单位领导应该会考虑招聘我们的女儿就业了吧。”
老张的妻子听了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 “你想得倒美,你一心待在村里扶贫,从不上来走走关系,单位领导会考虑安排我们的女儿去工作?”
想想,妻子的话也说得在理。可找什么理由去局长家里走走关系呢?老张寻思着。倏地,他心里豁然开朗。局长不是喜欢文学,自费出版了一本散文集吗?何不去买几十本送给贫困村的农家书屋和学校里的学生,进行文化扶贫呢?老张主意已定,立马从妻子手里拿了三千元钱,用一个信封子装好,径直往局长家走去。
来到局长家里,向局长说明来意,局长高兴极了。他说,他的这本散文自选集,是他精选自己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的一些的文章,语言优美,充满哲理,对人生极有启迪。
局长还说,出版社运营有困难,印刷这本书时,要他自销一部分,书出版后,他便拉了几百本回家。不过,这些书,大部分我没卖出去,免费送给一些文朋诗友和学校图书室了。
老张按三十元一本的书价,买了一百本,付了三千元给局长。在老张离开局长家之际,局长握着他的手,连声说: “谢谢,感谢你对我散文集的垂青。”并安慰老张说:“这次局党组一定会重点研究和考虑你女儿就业的问题。”
不出几日,老张的女儿果真被单位招聘上岗。在乡下扶贫的老张,收到女儿用微信告知他的这一消息,感激涕零。心想: 多亏上次走通了局长这一关系。
这年十二月下旬的一天,老张扶贫结束,又已光荣地办了退休手续。第二天上午,局长来到他家里,对他进行了慰问,并把他原来买书的那三千元钱,做慰问金送给了他家。
局长说: “你扶贫辛苦了,家里又比较困难,组织上自然轮到要安排你女儿就业了。你以后不要跟我讲客气了。”
此时的老张,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