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餐饮门店采取混搭方式,引导消费者改“塑管”为“纸管”。 沈全华 罗伯钊 摄
株洲日报记者 沈全华
实习生/罗伯钊
2021年元旦起,全国施行“限塑令”,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时间已过近2个月,“限塑令”落实情况如何?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街头社区很多餐饮门面不再提供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纸质吸管担纲主角。
天元区天台路天虹广场,一家名为“COCO”的奶茶店,奶茶杯底杯盖已由塑料改成纸质材料,给顾客使用的纸质吸管比原先的塑料吸管厚实很多。
“纸吸管有一股怪味,还粘嘴巴!”购买奶茶的陈小林说,刚开始有点不习惯,用久了别有一番风味。其他顾客纷纷表示,与“塑管”相比,“纸管”有较多局限性。比如说,在口感上,“纸管”还需进一步优化;在性能上,“塑管”可以很好地处理一些特殊饮品,“纸管”却经不起折腾,时间稍长就泡软了。
家住芦淞区贺嘉路洗煤小区的李女士,平生很少喝饮料,对“限塑令”表示支持:“环保工作关系到子孙后代,我们当然要做点牺牲。”
刚从蓝海鹏泰百货买菜回来的李爷爷则表示,就像买菜一般用菜篮子就足够,不让塑料制品滥用,更胜于禁用。若操之过急,容易好心办坏事。
“1根塑料吸管1毛钱,纸质吸管则是其两倍以上。”贺嘉路一家饮料店老板表示,如果全部换成纸质吸管,会增加经营成本,最终还得消费者买单,他们有点纠结。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施行“限塑令”有利于环保,转型还需一个过程。大型连锁餐饮店因规模较大,容易落实到位;小门店因自行承担整改费用,仍有人处于观望状态。同时,商家也需积极引导消费者改变使用吸管的习惯,由“塑管”“纸管”混搭转变为“纸管”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