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大家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暖湿天气 呵护脾胃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平时喝水尽量喝温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现所谓的上火症状,不宜轻易饮用凉茶,以免导致虚火更甚。
另外,注意食物清洁与保鲜,避免出现腹泻等问题。不可以盲目进补,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腻脾胃,肝郁脾虚,脾失健运,造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助长湿滞,导致一系列的脾胃问题。
食物以平性为宜
气候转暖,但又风多物燥,常常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因此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食物以平性为宜。“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使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推荐饮食:
温度上升,很多人会感觉胃口渐渐好转。但春天其实是各种慢性胃炎、胃溃疡高发季节。因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首推山药,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妨做山药丸子。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