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
通讯员/邓细 张粤蓉
株洲日报讯 “多亏这笔不用抵押的‘救命钱’,不仅让酒楼度过了疫情带来的危机,还扭转颓势,生意比去年更红火。”12月6日,芦淞区楚轩酒楼老板李建平告诉记者。眼下正是餐饮旺季,三层的酒楼里客似云来。
这笔“救命钱”来自株洲市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以下简称补偿基金)项下的“@贷”。“@贷”业务运营2年多以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鼓励银行机构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规模,在防范风险前提下,此前,共引导超10亿元信贷资金注入中小微实体经济。
“之前主要是支持工业领域的企业,此次,把这种‘温暖’覆盖到消费服务类企业。”补偿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将“@贷”业务“白名单”全面覆盖到中小微消费服务业企业及消费服务业个体工商户,目前,已有10家消费类服务企业进入“白名单”,其中3家获得放款共计750万元,芦淞区楚轩酒楼是首家拿到贷款的个体工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