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刘毅
通讯员/张莉 覃磊
在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企业联合党委(简称联合党委)指导下,株洲博雅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与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集采中心第一党支部结对,双方在党建互动活动中增进了解和信任。今年,“博雅实业”承接“时代电气“的包绝缘母排产品生产业务,预计可增加营收2000万元。
这是党建引领产业链上企业共同发展的缩影。轨道交通产业是我市优势产业,已成为支撑“株洲·中国动力谷”建设的最强引擎。今年,我市创新将党委建在产业链上,让“红色引擎”赋能全链条,让“红色动能”充分释放、奔涌,构建抱团发展模式新格局。
今年11月,中组部办公厅印发组工信息,推介“湖南株洲市以产业链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未来,产业链链长制、产业协会、联合党委“三方联动、同频共振”,助推株洲加快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出台“1+5”系列文件
“红色力量”引领产业链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积淀,株洲已集聚301家轨道交通产业企业,形成全球最完备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条。田心高科园是该产业发展集聚区,拥有链上企业139家。
如何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团结各方力量,推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企业联合党委成立,链上企业之间形成“朋友圈”,交流碰撞出新灵感,拓宽合作空间,探索出了一条破题之路。
产业链党建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联合党委坚持脚踏实地开展调研,摸实链上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卡点问题,摸准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迅速出台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1+5”系列文件,用制度形式来助推联合党委工作规范化、系统化。
其中明确,牢固弘扬树立“火车头”党建品牌理念,着力推动党的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享、产业衔接、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党建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产业链联合党委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党委工作会议,及时研究部署、谋划产业链党建工作,从而推动产业链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困难互助、上下配套;按照产业相关联、发展相匹配、共建有意愿的原则,以企业结对、党支部结对、研发人员结对、购销人员结对“四个结对”为主线,在产业链企业党组织中进行组合配对,促进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引领产业链发展;每年至少开展1次党建“看学议”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党建论坛”,促进产业链企业党组织间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党建“联姻”
企业合作共赢成效显
株洲兴华轨道交通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车辆配件生产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借力联合党委平台,该公司党支部与中车株机城轨事业部总成车间党支部结对,两个支部党员共同举办系列党建活动。
尤其是今年8月,后者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前者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理顺交货顺序,节约售后成本,增加订单量,实现合作共赢。“兴华轨道”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卫国激动地说:“结对后,我们从以前简单的经济合同关系变成了现在的组织关系、同志关系,现在双方技术人员可以在车间商议、现场解决问题,实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目标。”
把党委建在产业链上,发挥党建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发展。今年来,中车三大主机公司先后与“博雅实业”、“九方装备”等13家产业链下游“两新”企业结成对子,选派党员技师指导改进技术工艺,从源头把控品质。
其中,“九方装备”党委与“中车株机”党委结对共建以来,充分融入到“中车株机”的党建活动中,全面参与其党委开展的“三会一课”等系列活动,更在该公司下派的党建指导员指导下,打造了60米党建文化长廓,建成了以党员活动中心、党支部活动室和道德讲堂为主体的党建工作阵地。同时,党建“联姻”,2家企业今年签订各类车型产品达5800多项。
“以产业链为党建的重要单元,不同于以往的企业党建企业抓,更多体现一种系统思维。”田心高科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军认为,产业链党建能够变企业“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将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拧成一股绳,联系紧密、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实现党建与业务相得益彰。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田心高科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21.13亿元,同比增长14%;规模工业增加值90亿元,同比增长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