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通讯员/任重 宋玺
新冠肺炎疫情还没结束,流感季就在眼前。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高发期。
11月27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已出现4例同时患有流感和新冠的病例。中国疾控中心也发布提示,今年秋冬季存在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
流感与新冠肺炎有何区别?双重病毒来袭,市民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我市还未出现流感高峰
12月6日下午,在市中心医院急诊儿科,记者看到,与往年人满为患的场景相比,今年的候诊区相对冷清。
“我们的门急诊就诊人数不到500人次/天,相较往年同期减少了约1/5。”急诊儿科主任刘受祥介绍,该科室接诊的患儿以呼吸道疾病为主,多为普通感冒,流感及手足口病患儿所占比例不高。
据市疾控中心监测,今年我市流感患者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今冬还未出现流感高峰。
为何如此?
“一方面,全民的个人防护做得比较到位,可有效预防各类传染病;另一方面,株洲前一段时间的气温较往年同期高一些,流感在气温低的时期更活跃。”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熊新平分析。
流感与新冠肺炎症状相似,需通过核酸检测辨别
12月7日迎来大雪节气,不少市民担心随着气温下降,流感和新冠肺炎会叠加感染,也有人担心流感被误诊为新冠肺炎。
普通感冒、流感、新冠肺炎,市民该如何区分?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龙云铸介绍,普通感冒和流感的症状不同,前者主要是上呼吸感染,后者的呼吸道症状可能轻一些,但全身症状更明显,如乏力、发热、疼痛等。不过,流感和新冠肺炎症状更相似,如发热、咽痛、躯体疼痛、呕吐、腹泻等,较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肺部炎症等,市民很难自主进行区分。
“目前,准确区分流感与新冠肺炎唯一的方法是核酸检测。”龙云铸表示,市民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第一时间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诊疗。
接种疫苗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哪类人群容易叠加感染?云龙铸介绍,老年人及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抑制的病人更容易叠加感染。这些患者在被新冠肺炎或者流感侵袭以后,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易感性增加,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的风险和概率明显增加。当然,在感染流感病毒的基础上也可合并感染新冠病毒。因此,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和准备。
“预防大于治疗,预防疾病永远要跑在病毒之前。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流感的方式。”熊新平介绍,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等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消息,我省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开展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市民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接种。
熊新平提醒,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市民要继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及时添衣,注意防寒保暖;坚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