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残疾人就业,就是给他们爱、给他们家、给他们希望。】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我市纷纷开展活动,有的走进残疾人家庭,慰问残疾人;有的走上街头宣传残疾人政策,为残疾人朋友答疑解惑……各种活动深受残疾人朋友欢迎。
其实,对残疾人各种优惠也好,慰问残疾人缓解困难也罢,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帮助残疾人就业,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才是治本之策。毕竟,美好生活,人人共享,残疾人也有平等享有就业并创造社会财富的权利。为此,当热“心”、真“心”、用“心”、尽“心”为残疾人就业撑起“保护伞”。
摸底要“细心”。广泛走进残疾人家庭,全面了解残疾人家庭就业、技能特长、职业要求等情况,以社区和乡镇为单位,不漏一人地建档归档,并适时更新档案内容,以便于有针对性地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服务。
政府要“用心”。强化残疾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无障碍设施与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的无缝对接;强化残疾预防、康复等公共服务,提高残疾人教育普及水平;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对超比例安排的给予奖励。把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纳入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努力实现残疾人就业与市场的对接;加强劳动执法监督,有效保护残疾人劳动权益。
企业要“真心”。相关企业当扛起社会责任,多多挖掘企业内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提供给残疾人。同时在工资待遇、企业福利上不戴“有色眼镜”看待残疾人,做到凡企业内职工“一视同仁”。
社会要“关心”。扶残助残,有你有我。撑起残疾人就业“保护伞”,需要全社会来关心。怀有“仁爱”之心,去尊重并平等看待每一个残疾人;积极牵线搭桥,为残疾人就业穿针引线;尊重残疾人的劳动,为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加油鼓劲。你公交车上给残疾人的一个让座、上坡途中给残疾人助力车的一个推送,都会给残疾人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就业乃民生之本。残疾人就业,则是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的根本之策,也是构建助残格局的关键一环。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用“心”撑起残疾人就业“保护伞”事关残疾人民生福祉,毕竟,保障残疾人就业,就是给他们爱、给他们家、给他们希望。